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古代诗词中一些字的正确读音

古代诗词中一些字的正确读音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主编:邹华清

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 (全八卷)(16开豪华精装)

定价:1990.00元

《汉语大字典》全书约2000万字,***收楷书单字56000多个,凡古今文献、图书资料中出现的汉字,几乎都可以从中查出,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收集汉字单字最多、释义最全的一部汉语字典。由四川、湖北两省300多名专家、学者和教师经过10年努力编纂而成的,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目的的大型汉语专用工具书。

最高荣誉:

·国家图书奖 ·国家辞书奖 ·中国图书奖

·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全国图书“金钥匙”奖

·被列入中华人民***和国常备书目 ·西部地区版式设计一等奖

·被联合国编入《基尼斯世界大全》,为当今世界汉语字典的“世界之最”

最具权威:

此书受到中***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经周恩来和邓小平同志批准编写,胡耀邦同志也作了专门批示,由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王力等担任学术顾问的真正的国家级工程,197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科研项目,1983年又被正式列为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最大规模:

《汉语大字典》的编纂工作,历经十余个春秋的风风雨雨,浸透了川、鄂两省三百多名工作者的辛勤汗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辞书编写队伍之一。

最全注释:

《汉语大字典》***收录汉字五万六千余字。在字形上,每单字条目除楷体外,还收列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几种形体;在字音上,不但注出了现代的标准读音,而且还标注了上古的韵部和中古的反切;在字义上,在注重常用义的基础上,还考释了它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并适当收列了复音词中的词素义。

最新楷模:

此书的出版,成为我国文字史和字典史上不朽的里程碑,它堪与《康熙字典》相媲美,与《说文解字》相辉映,与《中华大字典》***辉煌。成为新世纪字典的楷模,为同类辞书的佼佼者。

最佳范本:

《汉语大字典》与《新华字典》是我国建国后五十多年来出版部门编写的两本极具权威的字典,它与《新华字典》珠联璧合,成为21世纪汉字的最佳范本。

最为方便:

每字按部首编排,尊重了人们查字的习惯,并在每卷书脊上标明该卷所有的部首及其在正文中的起始页码,使检索更方便,是人们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

《汉语大字典》有哪些版本?内容、形式各有些什么差异?

1.八卷本

1975年,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在广州召开全国词典编写出版规划会议上提出编纂《汉语大字典》的计划,经周恩来、邓小平同志批准立项,确定由湖北、四川两省出版部门组织有关专业工作者协作编写。经川、鄂两省编写人员近十年的努力,由著名学者徐中舒主编,于1984年编成初稿,并于1985年开始分卷定稿,1986年出版第一卷,至1990年出齐八卷。每卷约200万字,总计约1500万字。

八卷本是最早问世的版本,是正本、母本,内容上最为完整、齐备。《汉语大字典》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尽可能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字形方面,在楷书的单字条目下,收录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所收入的每一个形体都有可靠的实物或拓片为依据,不选用二手或三手材料。字音方面,对收录的楷书单字尽可能地注出了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字义方面,不仅注意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还适当地收录了复音词中的词素义。释义准确,义项齐备,例证丰富典范。全书收录单字54678个,是当今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的一部字典。凡古今文献资料中出现的汉字,都无一遗漏地被列为字头。按习惯的部首编排法编排,在传统的214个部首的基础上,删并为200个部首。正文7卷,每册前有“总部首目录”、“部首排检法说明”、“新旧字形对照举例”、各卷“部首目录”和“检字表”。第8卷是各种附录、分卷部首表、全书笔画检字表和补遗。排版上采用繁简体混排的方式,释文和现代例证用简化字,其余全部用繁体字。

2.缩印本

八卷本问世后,学术界反响强烈,好评如潮。然而分卷太多,部头巨大,也造成实际使用上的困难,查检不便,收藏、携带麻烦,且价格昂贵,一般读者较难承受。鉴于此,1992年,湖北辞书出版社和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了缩印本。缩印本采用照相技术制版,即按照原版照相缩小字号,制作时除对个别字头的明显讹误作了必要的订正外,原文及附录内容基本上一仍其旧,当然因为页码缩减,对附录《笔画检字表》重新进行了编排。因此,缩印本在内容上与八卷本是一致的。通过这种外部形态的压缩,缩印本全书160个印张,16开,单独一册,颇便查检。

3.简编本

八卷本尚未杀青时,字典的编纂者就已经考虑到一般读者的需要,并确定了编写简编本的原则及具体实施计划,于1988年下半年着手编纂,由李格非教授担任主编。简编工作的原则是:简缩篇幅,保持特色,订正讹误,突出实用。根据这一原则,编者以正编本为蓝本,删去了没有典籍用例的字头和义项,***收字头约21000个左右;删去了字书、韵书的说解,以及大部分注疏材料和考释性文字,保留了有典籍用例的字头和义项,保留了主要的古文字形体及其解说,保留了三段注音(上古韵部、中古反切和现代音读)。压缩之后,全书篇幅约为500万字,缩减了约四分之三的内容。

简编本的压缩幅度虽然大,却很好地保持了原书的特色,其留存内容足以满足一般文史工作者在阅读研究古文献时解决字词障碍的需要。《汉语大字典》的最大特色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注重梳理汉字形、音、义的发展线索。简编工作非常注意对这一特色的继承。在字头确立上,只保留有文献用例的字头。如“一”部一画,原本收有10个字头,简编本只保留了“二丁丄七”4个字头,因为只有这4个字头有文献用例,其他6个只存于《说文》《正字通》《广韵》《集韵》等古代的字书和韵书之中,并无文献用例,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没有保留的必要。

字形方面,保留了部分能反映形体演变的古文字字形及说解,以“一”字为例,原本“一”字头下收15个古文字字形,简编本只保留了6个。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书收古文字字形的原则是不同的:原本持保存文献的态度,凡是有实物、可确考的字形一概收列;简编本则本着能反映字形发展轨迹的原则,选择最典型的字形。在字形说解上也压缩了不少篇幅,原本在引用《说文》之后,接引了段玉裁的注和徐灏的笺,最后是编者按语,简编本删去了段注及徐笺。

字音方面是简编本对原书继承最多的地方,完全保留了原书的三段注音。

义项方面的压缩也不太多,因为原书收列义项一般都是有文献依据的,而有文献依据正是简编本进行简编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一”字头下,原本列20个义项,简编本列19个义项,差别不大。

本着实用的原则,对附录也做了精简。原本***11个附录,简编本只保存了《历代部分字书收字情况简表》《简化字总表》《汉语拼音方案》三个,删去了不太实用的《上古字音表》《中古字音表》《汉语大字典主要引用书目表》等8个。

值得一提的是简编本的《部首检字表》,因为字头大量减少,部首检字表自然要全部重新编排。简编本的《部首目录》仍然为200个,然而每个部首右边所标明的页码不是该部首在《部首检字表》中的页码,而是该部首在正文中的页码,给读者利用《检字表》检字带来了困难。这不能不说是简编本的一个小小失误。

总的来说,简编本是对原本的一次内容上的重大改造,使这部历史上最大最全的字典卸下“最”的包袱,精简篇幅,突出实用,使一般读者够用、实用。

简编本于1996年出版,143个印张,16开,单独一册。

4.三卷本(原本)

1995年,三卷本《汉语大字典》出版了。这个版本利用原版的版型制作,对原八卷本的附录进行了适当删节,并对个别字头在形、音、义方面的讹误作了必要的订正,此外内容没有任何变动。三卷本的目的和作用相当于缩印本,意在通过压缩版面,改变图书的外观形制,方便读者使用。

5.三卷本(简编本)

除原本的三卷本外,简编本也出版过三卷本。1996年出版的简编本是单独一册,2000年4月,出版社对简编本作了一次改装,内容及版面完全不变,仍为16开,只是装订形式从一册改为三册。

6.袖珍本

“袖珍”的特点是小,是不太影响原著内容的形式上的缩小。因此,袖珍本遵循了与简编本不同的出版思路对正编本进行压缩简编。袖珍本立足于普及和实用,删除字形及字源解说,删除了上古音及中古音,只保留现代读音;简化了释义及例证,一般一个义项只留一个较简单明晰的例证,有的甚至没有例证。所有释文及例证全部用简体字排版。经过这些改编,袖珍本字数压缩为350万。另一方面,袖珍本又保持《汉语大字典》“收字最全”这一特色,保留了大字典所有的字头及义项,充分体现“字典存字释字”的特点。袖珍本1999年出版,32开本,全一册。

7.四卷本

2000年,出版社又出版了《汉语大字典》四卷本。四卷本像三卷本一样,也是利用原八卷本的软片重印,只是对少量的明显错误做了挖改,其他内容照旧。四卷本装帧精美,用纸考究,与字典内容相得益彰,使用和收藏价值俱佳。

8.普及本

简编本及袖珍本的出版虽然使《汉语大字典》成功地做了“瘦身”,大大增强了实用性和利用率,但对于中等及中等以下文化程度的读者来说仍然显得深奥和专业。例如,简编本中还保留了大量的古文字字形,保留了每个字的上古音和中古音,保留了过多的生僻字及生僻义项,生僻例证更是比比皆是,每个义项的例证一定先列出最早的用例,正文继承许慎《说文解字》“分别部居,不相杂厕”的传统按部首排序,对于已经广泛接受音序查检法的现代读者来说,也不够快捷。而袖珍本保留所有字头及义项的做法也存在明显的片面性。这些问题影响了《汉语大字典》这一文化瑰宝在中等文化程度以下读者群中的普及率。

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出版社于2003年又推出《汉语大字典》普及本。普及本的编写思想是:简缩篇幅,便于查阅,经济实用,重在普及。

“普及本”将字头精简为2万个左右,删除了古文字形体、《说文》释义、中古反切以及上古韵部等内容,对每一个字头直接标以现代音读。同时,删除了只有音读、释义而没有例证的义项,以及不太常见的义项。一个义项基本只保留一个例证,删除其他例证。通过这四方面的处理,总字数约为160万,只相当于简编本的三分之一。

在排版上,普及本也做了两项重大改变:正文排序由原来的部首排序法改为字头拼音排序法,适合现代读者的检索习惯;改繁简混排为简体字排版。普及本为32开,精装。

通过以上努力,普及本浓缩了《汉语大字典》的精华,使广大读者买得起,用得上,让《汉语大字典》这只“专家学者堂前燕”能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综观以上所述《汉语大字典》各版本特点及其流变,可知《汉语大字典》版本虽达8种之多,但真正在内容上做改变和调整的只有三次,即简编本、袖珍本和普及本,依照八卷本—简编本—普及本这样的顺序逐步简化,其他的版本都没有内容上的改变。八卷本、缩印本、原本的三卷本及四卷本属于同一系列,内容上完全一致,惟装订形式有所不同。简编本及简编的三卷本内容上完全相同,两书在封面上主书名旁都醒目地标上了“简编本”字样。袖珍本与普及本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其他版本更是迥异,开本都变为32开,书名上也分别标明了“袖珍本”及“普及本”字样。以上版本除八卷本脱销外,其他版本在书店里都可找到,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版本。

《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的一部大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诏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

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1),成于康熙五十五年 (1716),历时六年。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排列,按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汉字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该书是依据明代梅膺柞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加以增补扩充的,并附有《补遗》、《备考》收录冷僻和音义不全之字。书中注音释义引文有一些错误,其后王引之著《康熙字典考征》,改正引文错误***两千五百八十八条。

最便宜的时《古汉语字典》

还可以和一些搞古汉语语言学的老师咨询

不过现在很多老师都不懂古音

最好找会写古体诗词的人学习

这些人都懂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

会知道一些古今字的读音

如有需要,我也可以帮助你解读你不明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