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作律诗时,中二联的对仗是否工整漂亮,在整首诗中是很出彩加分的。
我们好多人对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对仗还可以,但虚词的对仗往往都不尽人意。不光起不到串连整首诗句子间的效果,还因为用词不当,让组成的句子读起来非常别扭和不顺畅。
合理的虚词对仗,一般来说都是承上启下,用好了,句子读起来上口,会若流水般顺畅。
那怎样利用虚词的对仗在整首诗中,起到关键更合理的作用呢?
今天我把收藏的常用虚词对仗,分享给喜爱创作古诗词的爱好者。
常用虚词对仗
但觉~何曾? 只为—岂因? 已是——况逢
只知~谁道? 何似—未曾 有愿——无缘
漫道~岂缘? 似闻——恐是? 莫道——只缘
几度~也曾? 尚想——徒怜? 岂闻——始信
忽逢~顿觉? 但见——焉知? 自是——何须
誓欲~休将? 犹自——何曾? 慢嗟——且喜
未必~难为? 但得——何须? 几处——谁家
几日~三番? 幸有——不须? 任是——也应
尚有~应怜? 莫向——何妨? 那知——从此
时有~更无? 何处——此间? 权借——欲凭
常用虚实对
A
一自~终教? 一去~独留? 一从——几度
任是~不随? 徒令~终见? 但得——即为
可知~足信? 既定~笃知? 挥将——铺就
似听~何凭? 幸有~但无? 不因——那得
谁知~又到? 莫道~自言? 但期——何望
安得~孰来? 但见~不知? 争奈——不堪
昔曾~自可? 纵是~从知? 每羡——定看
莫为~合将? 若非~会向? 似闻——恐是
自顾~空知? 试问~别云? 安能——愿借
欲试~惊看? 但恨~喜看? 但留——换得
纵然~依旧? 料得~莫非? 谁将——侬欲
B
暗随~一任? 周览~犹存? 我亦——谁还
借问~总因? 我曾~谁复? 总道——莫因
自谓~安知? 还似~何如? 不惧——何辞
终期~莫望? 方被~却教
C
从来~自是? 不知~但觉? 但见~不明
幸有~能无
当代语言学家,已故的黄伯荣先生,在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及汉语方言等方面都作过许多深入的探讨。
他曾说过:汉语的实词在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时一般不用变化形态,虚词成了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虚词是个封闭类,每类词数目有限,但使用频率却很高,比如助词“的”。同一类的虚词有***性,又有个性,很多虚词还往往不止一种语法意义。
虚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曾经发过两篇文说过它在汉字中的价值所在。但今天还是想借在创作古诗词常用的虚词对仗再发篇文,可以帮助到更多的朋友。希望喜爱古诗词创作的朋友们,能创作出更好的、更优质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