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成语竞赛活动,让学生了解成语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积累成语和准确运用成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勤查成语词典等语文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2.通过学习历史悠久、来源广泛的成语,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文化和历史,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启迪思想,增长才智。
二.知识提示
一)、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他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二)、成语的特点
1.意义的整体化。成语的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的直接总和,不能单从字面上理解它的意义,而要从整体上理解它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如“落花流水”是崩溃、散乱、零乱的意思,“胸有成竹”是心中有数,做事之前先有主意的意思。
2.结构上的定型化。指成语的结构及组成成分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动和自由替换,如“闭门造车”,不能说成“闭门造船”,“犬牙交错”不能改为“狗牙交错”。
三. 活动准备
1.各组讨论,选出参赛选手代表本组参赛。
2.竞赛题、答案、得分榜、计时器准备。
3.有关赛题书写于纸片上或制成题签(农村中学设备不足,只能因陋就简)。
4.奖品准备
四.活动形式
一)、内容:成语竞赛
二)、时间:一课时
三)、做法
1. 老师主持活动全过程,并评分记分
2. 参赛选手坐在本组前两张桌子
3. 1—4轮由个人独立完成,第×轮就由第×号选手回答。
4. 第五轮可由小组集体讨论并推选一名选手上前板演。
5. 各组基底分为100分。
6. 各组其他同学当好文明观众,不喧哗、不讲出答案,并完成本组题目,下课后上交。
第一轮:填成语猜成语,由各组1号选手回答。
1) 每人回答两题,限时一分钟,满分20分。
2) 主持人出示题目后,宣布计时开始,选手回答后主持人评分并计分。
第二轮:成语接龙,由各组2号选手回答。
1) 主持人准备八个供接龙用的成语题签。
2) 限时三分钟,写出10个20分,每少一个扣2分,每多加一个加2分,不是成语的,不得分。错别字、谐音字扣0.5分。
3) 选手到黑板上,抽好签后,把接龙的成语写在黑板上,主持人宣布计时开始,然后评分计分。
第三轮:写出带“ * ”的成语,由各组3号选手回答。
1) 主持人准备八个题签。
2) 时限三分钟,写出10个20分,每少一个扣2分,每多加一个加2分,不是成语的,不得分。错别字、谐音字扣0.5分。
3) 给出的字不能做首字
4) 选手抽好签后,把给出的字写在黑板上,主持人宣布计时开始,然后评分计分。
第四轮:讲成语故事,由各组4号选手回答。
1) 主持人准备题签。
2) 限时2分钟,满分20分,评分标准如下:故事准确度(10分),演讲语速、语音、语调、生动性(6分),演讲时间掌握4分。故事内容全部不符合事实的,不得分。
3) 选手到台上抽好签后,应先说明“我抽到的成语是××××”,主持人宣布计时开始后,选手开始正式讲述。
4) 由听课的两位老师来评判,由主持人计分。
穿插:由一位同学朗读短文《告状》,这篇短文,小孩对成语生吞活剥,造成了笑话,很富幽默感,利于调节赛场气氛。
第五轮:全组竞赛题。成语填空,末字组词。
1) 限时3分钟,满分20分,填对10个成语即可。
2) 可小组讨论,然后各组推选一名选手上台板演。
3) 主持人出示题目后,宣布计时开始,等选手作答后评判,计分。
备用题(时间剩余时用):第六轮:抢答题。
1、 成语猜字
每谜限时10秒,每迷10分。
2、 字猜成语
每迷限时10秒,每迷10分。
比赛结束后,按得分高低评出一、二、三、四名,分发给参赛队员小奖品。
五、活动延伸
1、 写一篇作文,记叙这次活动的过程和自己感受,可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要求同学们注意积累,用摘抄本收集成语及成语故事,每月全班交流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