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历史的问题!

历史的问题!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文景之治

1.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

三、东汉的统治

●活动与探究

短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目标:让学生真正理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表演者:汉武帝、儒、道、法各一代表。

步骤一:汉武帝上台,表述西汉当时面临的新危机以及为怎样才能克服危机愁眉不展。

步骤二:法、道两代表人物先后上台表明自己的主张,汉武帝举棋不定。

步骤三:儒家代表人物上台阐述自己的治国思想(注意:是新儒学的思想)。汉武帝点头称是,双眉逐

渐舒展。

步骤四:汉武帝说明选择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的理由,并发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命令。

●备课资料

一、西汉初年面临的社会问题和封建秩序的恢复

西汉建立之初,面临着社会混乱、经济凋敝和边境不宁三大社会问题。当时,一些异姓王割地称雄,对

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构成了威胁。大量编户农民变成了脱离什伍控制的流亡者。“户口可得而数者,十

载二三”。(《汉书·功臣表》)谷物缺乏,粮价昂贵,荥阳、关中一带,“斛米竟值万钱”。(《史

记·平准书》)朝廷财政紧张,“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匈奴

不断南下侵扰,威胁着西汉的安宁。为摆脱这种内忧外患的困境,寻求长治久安之策。刘邦首先让臣下

对秦亡教训进行了总结。其中,士人陆贾写的秦朝以及前朝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的文章,得到刘邦的赏

识。陆贾根据黄老学说,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写出12篇论文。他认为:“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

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论文中强调:“事逾繁,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

敌人逾多。”因而他主张不可“极武”,不能“用刑太极”,而要“文、武并用”,即所谓“无为而治

”。(《新语·无为》)这12篇论文合为一书,刘邦赐名《新语》,作为汉初制定各项政策的理论依据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为集中兵力击溃项羽,不得不封韩信、彭越等人为王,以换取他们同心攻楚。刘邦

先后封的异姓王有: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燕王臧荼、赵王张敖、长沙王吴芮,

计七王。公元前202年,燕王臧荼反叛,击破被擒,刘邦另立卢绾为燕王。这些异姓王占地甚广,握有重

兵,严重破坏了西汉的统一稳定的局面。于是,刘邦在立国后不久,就开始了翦除异姓王的斗争。异姓

王中势力最大的是楚王韩信。公元前201年,刘邦佯称巡游云梦(洞庭湖一带)命诸侯于陈会合,乘韩信

前往朝拜之机,将其擒归洛阳,削为淮阴侯。一年后,赵王张敖被废。又三年,斩韩信于长乐宫钟室,

罪名是与赵相陈豨串通谋反。不久,杀彭越,诛三族,以彭越醢(hǎi)遍赐诸王。英布疑祸及身,起兵

反叛,兵败被杀。刘邦又除掉其他几个异姓王 ,只剩下了地少力弱的长沙王吴芮。与此同时,刘邦又认

为秦之短命是因没有分封。遂大封同姓子弟为王。并“刑白马而盟”,立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

击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除此之外,西汉王朝建立之后,刘邦认为过去的“约法三章”已不足以御奸,乃令萧何制定《汉律》。

萧何在秦《六律》的基础上,废除了秦法中一些酷律,增加了《兴律》《户律》《厩律》三章,***为《

九章》,称《九章律》。后叔孙通又补充《九章律》,作傍章18篇。又用叔孙通制朝仪,确立了统治阶

级内部的上下尊卑。封建统治秩序逐步恢复。

恢复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是西汉初年的又一大举措。汉初,刘邦下令,招抚流亡,恢复故爵和田宅,使

流亡归来的地主和自耕农重新获得丧失的爵位、田宅。并下令军队复员生产,为增加农业劳动力,刘邦

下令解放因生活困难而卖身为奴的人,给予平民身份,鼓励其回乡生产。再一就是轻商抑商,稳定物价

,安定社会秩序。刘邦规定,商贾及其子孙不得为官;商贾不得拥有土地;商贾不得衣丝乘车。商贾纳

税是一般平民的两倍等。这在当时都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二、汉文帝霸陵

霸陵:“文景之治”开创者刘恒的陵墓。刘恒为刘邦第三子。太尉周勃、丞相陈平平定诸吕叛乱后,有

鉴于后戚干政的教训,特迎立后家孱弱的薄姬之子为帝。古代帝王陵寝布局多遵昭穆制度。即父为昭,

子为穆,孙复为昭,昭东穆西,顺序排列。惠帝和文帝同为高祖之子,惠帝已葬长陵之右,所以文帝在

营寿陵时,只得另辟墓地。所建霸陵位于今西安东郊灞桥区毛四乡杨家屹?NFDDF?村,在汉都长安东南

50里的白鹿原上。白鹿原夹灞、浐二水之间,其东北隅有一突兀的三角峰,名为“凤凰咀”。斩原为冢

,凿崔为墓,修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依山凿六为玄宫的帝陵。因在灞河西岸,“就其水名,因以为陵

号”,霸陵陵园史称“盛德园”,周围二百丈,陵内广种柏树,并筑有寝殿、便殿等建筑群。垣墙正中

辟有高大门阙。霸陵北面,建有“孝文庙”。为了节俭和防止日后被人盗掘,文帝特下令“置霸陵皆以

瓦器,不得以金银为饰”。然而到晋愍帝时,便被大规模盗发。霸陵东南十里还有孝文窦皇后陵。霸陵

南9里处还有文帝之母薄太后的南陵。

——何本方、岳庆平主编《中国宫廷知识词典》

三、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中统一

颁布“推恩令”和《左官律》。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

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守统辖。这样,既可以把王国

的地盘化大为小,以分散其势力,“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又可使这些受封子弟“联恩

尽孝”。列侯们“人人喜得所愿”,拥护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权。同时,又借淮南王刘安和衡山

王刘赐阴谋叛乱之机,下令逮捕二王。二王畏罪自杀,牵连被杀的列侯、官吏、宾客数万人。武帝由此

制定《左官律》和《附益之法》,前者指令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后者限制七人与诸侯王交游

。不许诸侯王招纳宾客。又采用酎金夺爵等方式废掉了一些侯国。终汉武帝之世,汉初封侯的143人中,

只剩5侯;武帝因功封侯的75人中,失侯的68人;推恩封侯的175人中,失侯的113人。至此,汉初分封所

形成的割据势力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其次,重用酷吏,打击地方豪强。汉武帝在削弱诸侯王和列侯的同时,对称霸一方,妨碍政令的统一的

地方豪强进行打击,下令把他们迁往关中,就近监视,以达到“内实京师,外销奸滑”“不诛而害除”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的目的。

2.改革改政体制,加强皇权

主要有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相权;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官

吏的控制;建立侍从军和禁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实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

员。

3.改革财政,加强中央政权

统一货币,把铸钱权收归中央,铸造五铢钱作为国家统一的法定货币;专营盐铁和均输平准法。盐铁官

营和调剂运输,平抑物价对稳定经济起了重要作用;箕缗和告缗,打击富商大贾,加强中央集权。

4.独尊儒术,实行文化专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继位后,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

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

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儒家公羊学派的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主,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某些思想成分,

发展为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新儒学。董仲舒的思想,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董仲

舒还积极鼓吹尊天就必须尊王,为封建皇权披上了“君权神授”的外衣。董仲舒主张“以教化为大务”

,又主张“正法度之宜”,其实质是“外儒内法”。董仲舒提倡“三纲五常”,强调治国要“德刑并用

”。因而为武帝所称道,诏行全国。这种王道、霸道杂用的统治思想,一直为此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奉

行。

为了按照儒家思想培养统治人才,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

《汉书·董仲舒传》)于是,在中央设太学,置五经博士官,授儒家经典。此外,还在郡国兴办学校,

亦以“五经”作为教材教授学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和郡国学校,是汉武帝在思想文化领域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重大

措施。

——王士立主编《中国古代史》,有删节

四、董仲舒及其主要思想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枣强广川镇)人,少年好学,三年不窥园。汉武帝举贤良

文学之士,被选首列。此后,他多次上书,对策,进而撰述,讲学,根据西汉中期的政治需要,重新解

释儒家经典,形成了一套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新儒学。他著有《春秋繁露》一书。他的思想主要为

:(一)“天人感应论”。董仲舒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的意志赋与人间的君主,叫“人副天数”,即

“天人合一”;强调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变化都是天意的体现,“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

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汉书·董仲舒传》)从而把儒

家的“天人合一”说发展为“天人感应”论。董仲舒的“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思想,为

“君权神授”找到了理论依据。(二)他主张“大一统”。董仲舒宣称“大一统”之说是“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义)也”, 要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加强皇权。他说:“君人者,国之元也”,君主与臣

民是干与支、本与末、阳与阴的关系,必须“强干弱枝,大本小末,阳主阴次”。(注:以上材料均出

自《春秋繁露》)(三)提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准则。“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妻纲”,并认为“王道之三纲,可求之于天”;“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认为“五常”

在统治阶级内部可用来调整三纲。三纲,加上有意志的天,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种权力

,就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纲常名教的理论基础。(四)“德刑并用”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要把“以德为

主,以刑为辅”作为治国治民的手段。(五)“更化”观点。董仲舒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

上学的宇宙观,以此来论证封建制度的永恒性和合理性。同时,他也承认改朝换代是正常的,是天意的

补偏救弊。认为秦是乱世,汉必然兴,继起的朝代必须改弦更张,要改正朔,易服色、定制度,以新的

改革代替旧政,这样,才能“善治”。他称之为“更化”。汉武帝的许多改革措施,就是根据他的理论

和建议而采取的。

文件:/sfja/UploadFiles/200504/2005041113133255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