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以《论文字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书的出版,宣告解构主义的确立,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特、福柯、保尔·德·曼等理论家为核心并互相呼应的解构主义思潮
10月9日,法国哲学大师、“解构主义”之父雅克·德里达因胰腺癌在巴黎一间医院逝世,终年74岁。德里达的离世被法国媒体视为自1980年让·保罗·萨特逝世以来法国学术界最大的损失。
世之谈德里达者夥矣,然多不能读其书,大抵浅尝辄止,辗转稗贩而已。今且暂置玄理,仅就刻下易得之汉语资料,略论德氏学问之崖略,匪敢自诩津梁权舆,聊示门径耳。
一
如果你除了最近才从一打讣闻悼词中猎取的零星信息以外,对德里达的思想基本一无所知,那么,你可以先去找来上海复旦大学张汝伦先生的《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来翻一翻。在该书末尾,作者用十几页的文字清晰简洁地总结了德里达的思想要点,这是国内少见的虽然篇幅短小但基本没有常识错误的概述。如果你还想知道英语世界的人对德里达有什么总体印象,可以参考《敲开智者的脑袋——当代西方50位著名思想家的智慧人生》(约翰·雷契著,吴琼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中的一则,如果你对德语世界的看法也感兴趣,请参考《法意哲学家圆桌》,这本书是些德国的业余哲学爱好者鼓捣出来的,他们的说法不无代表性。要知道,德语世界对德里达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英语世界。
现在,我们假设你已经具备了基础知识,那目前的要务就是对德里达的话语方式有个初步了解。由三篇访谈构成的《多重立场》或许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德里达一生,少说也接受过几百次采访,而这三篇访谈很难得地,提问者不算太过幼稚,访谈的内容精炼紧凑,彼时德里达又是刚刚成名,答得周延谨慎,不像他晚期每每“离题万里”。另一本访谈录《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则显得杂乱一些,翻译也逊色几分。
二
国内出版的综述书***有三种:克里斯托弗·诺里斯《德里达》(吴易译,昆仑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斯蒂芬·哈恩《德里达》、高桥哲哉:《德里达:解构》。克里斯托弗·诺里斯这部影响甚大。他的理解也颇深入,只是出版时间较早,对德里达的认识不可能特别全面。斯蒂芬·哈恩的是本薄薄的小册子,著者毫无名气,但书写得很有特色。尤其是从他的评论看,哈恩似与德里达的思想意趣相投,这就非常难得了。初入门者不可因其篇幅短而轻忽之。至于日本人的那本,我看就算了吧。倒不是瞧不起日本学界——人家的西哲研究比中国全面得多,虽然未必深入得多——是因为那翻译实在无法恭维。
三
德里达的著述总***有七十多种,别说通读,就是选读其中的重要之作也是极不容易的。因此,在攻读之前,必得心中有数,了解他哲学的大貌。在我看来,德里达的思想发展大体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目前,中国的翻译工作集中在早期著作。《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方向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是德里达的处女作。以前学者们对它重视不足,现在学界已公认这是一部力作。虽然德里达自己总是想对“起源”进行解构,但此书正是他思想的“起源”,甚至可以说,他一生的哲学探索都没有离开这一源头很远。阅读此书,可以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叶秀山先生的一篇旧作《意义世界的埋葬——评隐晦哲学家德里达》(原载《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后收入《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叶秀山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文中对《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的重要意义有所申述。
1967年,德里达一举推出三部书,它们是《书写与差异》(上下册)(张宁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5月第一版2001年9月第一版)、《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声音与现象: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符号问题导论》(杜小真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8月第一版)。这三部书使1967年几乎成了“德里达年”,它们也是目前传统学者最推崇的德里达作品,因为其行文基本上还遵循着原有的学术规范,理路清晰可辨,主题则局限在形而上学和现象学上。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三本书是最值得精读的德里达著作,尤其是对于那些不适应德里达发散而迂回的文风的读者。北京大学张祥龙教授《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里有专门一章探讨《声音与现象》,很值得一读。《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上有短文《德里达谈现象学》,是德里达的夫子自道。
四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看来,属于德里达的思想发展中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文体试验愈加大胆,表达方式跳跃而晦涩。这一段的代表作有《播散》、《哲学的边缘》、《明信片》、《丧钟》、《耳朵传略》等。中期著述,中国的译介最贫弱,这与原作的难度也不无关系。不过,我们还是可以读到一些短篇译文,比如《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上所刊《逻各斯之父》,选自《播散》;《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汪民安等编,2000年11月第一版)中有《延异》一文,选自《哲学的边缘》。
五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德里达的思想“回真向俗”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他热心政治、社会及宗教问题。同时,他的文风变得非常散漫,越来越多的文本属于在学术会议上提交的讲演辞,其中经常掺杂客套话和离题语。当然,德里达的思想力度并没有因此减弱,甚至在一些人看来,他反而更深刻了、更伟大了,如果不是更庞杂了的话。不过,这段时期他出版作品过于频密,难免予人累赘重复之感。目前,属于晚期著作的,中国翻译了两种:《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多义的记忆——为保罗·德曼而作》(蒋梓骅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它们都谈论了政治,前者思考了马克思在当下的意义,后者则多少与纳粹主义相关。另外,2001年德里达访问中国,嗣后他的讲演被收集进《德里达中国讲演录》。从这本非常杂乱的集子,我们大概可以约略窥见德里达晚年思考的复杂性和庞杂性。
六
德里达对哲学思想史有许多创造性的阐释,也有不少游戏般的解构。他对现当代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解读同样引人注目。德里达与尼采、海德格尔的关系,可参考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一书。此书不厚,但见解深刻,《尼采在西方》除了选刊贝勒尔书中的一章(但译者不同),还有德里达自己的一篇《风格问题》。《尼采的幽灵》则收入德里达《阐释签名(尼采/海德格尔):两个问题》一文。
德里达一直有“好斗”的恶谥,他跟许多当代哲学家发生过争论。最近,国内出版的《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孙周兴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就是例证之一。此外,他跟福柯的争执可参考《福柯集》里的两篇文字;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对德里达的批判见去年出版的《偶然、反讽与团结》
七
文学,是德里达的最爱。他曾多次表示自己是文学作品不知疲倦的阅读者。他谈文学的作品被收集在《文学行动》一书中,但读者们要注意,此书为美国人所编,中译本是从英文转译的,几乎可以说是译得一塌糊涂。在欧美学界流传甚广的乔纳森·卡勒《论解构》,也是主要着眼于文学的。卡勒乃才智之士,所以该书虽不算深刻,但还值得一读。尤其是内地最近翻印了它的英文版,可与中译参照使用。
从文学角度对德里达进行评说的作品很多,《文学对抗哲学:从柏拉图到德里达》等等都是。老实说,这种书读不读就是那么回事了。德里达思想对翻译理论的影响,见英文版的一书。想知道德里达自己对翻译问题的说法,可以读《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
八
好了,现在你应该明白了,虽然中国对德里达思想的译介还很不充分,但你可读的东西毕竟不少。我们差不多可以预见,一个德里达著作翻译的热潮将于今后一两年中到来。结果可能是:德里达的书多到你这辈子都读不完,于是,你放弃了,最终连从讣闻悼词中捞来的那点零星信息都忘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