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射均弦式”,是指一至七弦定弦在黄钟、太簇、仲吕、林钟、无射、清黄钟、清太簇等律的弦式(相当于CDFG#Acd),并因宫声在五弦无射律而得名。无射均弦式在琴史上有多个别称,如“蕤宾调”、“仲吕调”、“徵调”、“金羽调”、“清羽调”等等。本文试从多个角度探讨一下诸别称的合理性。
使用十二律并在律名后冠以“均”字的方法,是正弄的传统弦式命名法中相对合理的命名方法。这个命名法的科学之处,是其名称有调高的含义,使人能望其名而知调高。但“无射均弦式”(调高在#A,平均律下作等音变换可记为1=bB)被称作“蕤宾调”、“仲吕调”……的命名方法,不仅不能表示弦式的调高的真正所在,还可能令习者产生误解,以为是“蕤宾均”(1=#F)或“仲吕均”(1=F)的弦式,更应引起关注的是,需要说明某琴曲在什么调高上演绎,以及旋宫转调琴曲的调高调式变化情况时,诸别称的命名法则显得捉襟见肘了。
在此举两个例子。如,查阜西先生弹奏的《洞庭秋思》(收录在老八张之三),虽按“仲吕均弦式”(CDFGAcd)定弦,第一段的旋律却不用仲吕均(宫声在三弦,1=F),而是在林钟均侧弄(宫声在四弦,1=G)上演绎,第二段则又另转到无射均(1=bB)去了。又如,《悟雪山房琴谱》中《碧涧流泉》一曲,虽说也是按“仲吕均弦式”定弦,第六段却是黄钟均侧弄(宫声在一六弦,1=C)的徵调,而第七段又跑到无射均侧弄的羽调去了。对于这些旋宫转调的作曲手段,假如不用诸如“黄钟均”、“无射均”等正确的称谓方式,则不仅不明白弦式称谓与调性称谓的关系,也就更谈不上用传统术语说清其调性,习者对乐曲的旋法也无从认知了。“蕤宾调、徵调……”等称谓均无法正确清晰地描述这些琴曲的调性变化情况。
“宫商角徵羽文武”的“宫、商、角、徵、羽”等字是指弦序(和“甲、乙、丙、丁、戊”等是同样的意思),而非音阶,故这个道理适用于“慢商调”的称呼——特指正调慢商弦两律的外调弦式,而对于“无射均弦式”被称作“蕤宾调”、“仲吕调”、“徵调”等,则并无类似的道理。
无射均弦式被称为“徵调”,源于清王坦《琴旨》以第三弦为根据,仲吕均的宫声在三弦,故称为“宫调”,黄钟均的三弦为角声,称为“角调”,而无射均的三弦为徵声,故称“徵调”。实际上,姑洗均和仲吕均的三弦均为宫声,如按此法则都应称为“宫调”,显然颇不合理。且易与具有调式含意的另一同名词相混淆,实在太过于随意。
无射均弦式被称为“仲吕调”,源于诸城派王宾鲁以正调的三弦为黄钟,正调紧五弦则为仲吕,故有此称。此法是由于黄钟律的起点不同所致,因无传统根据也欠缺合理性。
无射均弦式的另一个称谓“金羽调”,则可能由于无射均弦式是紧羽弦的调弦方法,而在历史上存在过“紧羽调”的称谓,因“紧”与“金”谐音而讹传所致。
至于“清羽调”的来由,则可能是按照一弦为宫声起点推算而来。正调弦式如果按黄钟均侧弄来理解,则一弦是宫声,五弦是羽声,将五弦紧一律则为清羽,故而有此称谓。
如果说无射均被称为“仲吕调”是由于黄钟的起点不同而导致称谓的不同还情有可原的话,则“蕤宾调”的称呼则因整个弦式中并无蕤宾律出现,且无论以哪一弦为黄钟的起点,均无法得到蕤宾律,而显得没有任何根据了。对于“蕤宾调”这个称谓,明代的《西麓堂琴统》有这样的观点:“以仲吕弦加紧五,以十一徽应七,即今之‘蕤宾调’也。蕤宾自有正律,以无射为蕤宾,俗名也。”
《中国音乐词典》中对不恰当地使用律名来命名弦式,有着精辟的解释:“宫商或律吕的起点不同,再加以讹传而形成的,如紧五弦的‘清羽调’又称‘金羽调’,或‘蕤宾调’之类”。
在弦式中使用十二律名而又不能用以描述调高,则此律名形同摆设,而有附庸风雅的嫌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