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谓以正道示人。贞,正,常。观,示。
《易 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宋朱熹注:“观,官换反。观,示也。”
陈梦雷浅述:“观,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贞观。”
《广韵》:“观,楼观。《释名》曰:‘观者,于上观望也。’《说文》曰:‘谛视也。’《尔雅》曰:‘观谓之阙。’亦姓。《左传》楚有观起。古玩切。又音官。观,视也。古丸切。又音灌。”
可见在宋代“观”字于“观看”、“楼观”两义皆有两读。至南宋朱熹为“贞观”之“观”注音为“官换反”,音guan,四声。从明至清,政府规定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命题,对《四书》《五经》的理解以朱熹的注释为准,贞观之观的读音亦随之为天下士子所接受。
今贞观之观,《现代汉语词典》注音guan,四声,当为采用传统旧读,《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于“观”字之“示”义皆注音guan,一声,于“贞观”之“观”皆未明确注音,但按其体例,未注音则当读“贞观”。
唐太宗李世民于武德九年八月即位,翌年改年号为“贞观”,即取自“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唐太宗在位二十四年,期间励精图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口增加,史称“贞观之治”。西夏崇宗(赵乾顺)、日本清和天皇也曾以“贞观”为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