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小学古诗《元日》评课稿

小学古诗《元日》评课稿

 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古诗《元日》评课稿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小学古诗《元日》评课稿 篇1

 陈繇老师的课堂上一直洋溢着民主、宽松的气氛,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把要学的知识抛给学生自己去探究,创设出对话式的阅读教学。陈老师非常重视学法指导,她始终保持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充分相信学生,初读诗之前出示导学目标,放手让学生依据目标学习,方向明确,收效明显。

 教师一直用平等的身份,以饱满的情绪与学生交流,巧妙地引导学生品读诗句。通过激趣,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去读诗,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读出诗句所描写的场景和韵味。学生在读、议、说中想象、理解、感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中,其乐融融地品味《元日》中所描述的过新年的习俗。

 陈老师一直耐心地、逐步深入地指导学生读好诗句。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教师指导同学们读诗这一环节,给予学生的评价方式灵活多样:“你读得很专注。” “声音响亮。读得很清晰。” “读出了节奏感。”随即呈现课件上的节奏提示,让学生练读,教师示范朗读后再请学生朗读,“再读,看看有什么变化?”这样指导之后,再请第四位同学读,陈老师给出的评价是:“我听出你很努力地读出节奏。”这样的鼓励,学生怎不努力?“你读出了韵味。”同样是赞扬学生,但没有用“你读得很好。”这种笼统的评价语。当学生读得不够准确之时,老师耐心地给予指导,让那位同学再读,直到读准、读好为止。“请你把第一(二)句再读一遍……再读。”老师留足了时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纠正。这种不为“赶时间、走流程”而进行的教学,彰显一种大道无痕的本色。陈老师在课堂上适应着学生的学习节奏组织教学,表面上看,似乎是教师的教学随意性太大。而实际上是,因为教师的耐心等待,课堂上的知识漏洞能得到及时弥补,课堂的效率极大提高,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大大减少,学生学习兴趣的越来越浓,实现了 “轻负、高效”,课堂教学也进入了良性循环之中。

 陈老师为学生架设了一道沟通文本的“桥梁”,班级的学生在她的教导下,已经具备较强的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教学中,她自己也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资料(关于“桃符”的资料,作者王安石的简介以及《元日》的写作背景资料等),拓展了阅读文本的空间。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文化积淀定会越来越足,认知能力定会越来越强。

小学古诗《元日》评课稿 篇2

 《元日》这一课虽然上完了,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遗憾,反思和总结如下:

 1、按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先让学生找出诗中不理解的.字词,再选择学习方法自学,并和同学交流汇报,在理解字词的同时,应及时让学生理解句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而不应专门把理解句意单设成一个环节,对于古诗的学习,应注意这一点。

 2、在“走进作者”这一环节,考虑到时间关系,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而应该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在自学的基础上,再分享交流。

 3、课堂上安排稍显前松后紧,应该在字词的理解上压缩时间,就显得最后的拓展环节宽松一些。

 4、在对诗整体把握的同时,我让学生归纳了诗中讲的四个场景,并板书,再总结:这些场景或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如果把这个板书变得更简洁明了一些就更好了。

小学古诗《元日》评课稿 篇3

 《元日》一课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新春佳节人们欢乐祥和的景象寄托了诗人除旧布新富国强民的报复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这首古诗时不由自主地想到以往总是把诗的解释全部让学生抄写下来,让学生死记硬背古诗意思的办法,这样的学习学生学起来了无生机没有兴趣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以往我们总认为学生读不懂古诗文的意思,结合本诗有图有文,而且诗文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所以我采取了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交流,或把重点的词句意思猜一猜,如:“千门万户入屠苏”学生的猜测十多种多样的,而猜测的好处是学生没有压力,而没有压力的学习才能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学习的效果更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仅仅把读懂诗的意思作为我们的最终目标那么我们的目标是浅层次的,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才是古诗文教学的真正内涵。我是这样对孩子们说的:“同学们,古人写作时不喜欢直抒胸臆,不会像我们写作时那样直白,任何诗文都是作者情感的宣泄,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其中,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把诗放在文化背景下历史背景下去学习是理解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的重要方法。那么就让我们走进作者走进写师的那个年代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接下来我向学生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便水到渠成般的呈现在眼前。

 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更应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相信学生,学生才会在学习中奏响课堂和谐的乐章。

小学古诗《元日》评课稿 篇4

 《元日》这首诗取材于民间习俗,诗人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学习这首诗,总体是采取一读,读正确读通顺。二读,找出不理解的词或诗句。三读,向字典或同学请教不理解的地方。四读,理解每句诗句的意思。五读,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六读,拓展延伸。

 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法的指导。

 如我提问:“有许多不懂的地方,同学们能提出来,这非常重要。我们事先没有预习,现在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查字典等工具书、上网查)(引导学生掌握一个学法: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有三个途径:

 (1)联系上下文猜测;

 (2)查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

 (3)请教别人。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直接获取知识更重要。)

 但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一是这首古诗中有许多词语对学生来说很陌生,比如:屠苏、瞳瞳日、桃符等。在课前设计时,我虽然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但是在处理这些词语时方法单一,靠老师教为主,没有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是在交给了学生一些陌生词语的理解后,如果能及时的将这些词语的意思简略的写在诗句旁边就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是如果将查找资料这个作业布置在课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相信会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