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研究林冲的文章中,对林冲在“风雪山神庙”之前的认识,都是 “忍”,这种“忍”实质上只是表象,而“忍”的背后却隐藏着“怕”这个本质。林冲的“忍”是“怕”的具体表现。林冲的“忍”与“怕”实际是一个问题的表里。林冲所怕的是一般人***同具有的。他害怕失去既得利益,怕损害已有的社会名誉,怕自己有性命之忧,所以在风雪山神庙之前,林冲表现的是处处忍让。一、怕失去既得利益什么是既得利益?既得利益是指已经拥有的、自己比较满足的优于他人的条件,人们一旦有了既得利益,就不希望当前状况被显著改变。林冲的既得利益就是他的社会地位和幸福的家庭。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现代汉语词典》对教头的解释为“宋代军队中教练武艺的人”[3],而实际上,林冲的枪棒教头不仅仅是教授武艺,同时他也是禁军的管理者。教头属于政府公职人员,有体面地社会地位,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有高强的武艺,同时林冲还有幸福的家庭,美貌的妻子。这样的人是不应该惧怕什么的,除非是损害他的既得利益。小说第七回林冲一出场,就遇到了一件有辱自己身份的尴尬事——妻子被人调戏,这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最大的耻辱,在林冲看来,在东京的地面上,有人敢和我林冲作对,我不打他个一佛出世,二佛涅_,我还怎么在东京混,怎么做禁军教头?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让他饱受耻辱的无赖,恰恰是能改变他生活现状的顶头上司的螟蛉之子,而他的这个上司,又是个小肚鸡肠、睚眦必报的狠角色,在他的手下,不能有半点“失误”,否则,性命不保。所以他也就因“怕”而强“忍”了。这从他对鲁智深说的话中可以找到答案。“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4]100这就道出了他没敢痛打高衙内的真谛。高俅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是自己现有利益的决定者,林冲对自己的地位、家庭留恋有余,舍弃不足,得罪高俅可能会失去一切,自己的同事王进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所以他怕得罪高俅。也就是怕既得利益受到侵害,也只有“忍”了。二、怕损害名誉名誉说白了就是“面子”,“‘面子’是情理精神在中国人世俗生活中的表现,是中国人生活世界中的核心概念之一”[5]。“休妻”一段就是林冲爱“面子”(即怕名誉受损)的铁证。小说第八回,写林冲被流放到沧州,临行之时,给他的岳父张教头写休妻书,而他与岳父的对话,略见一斑。“林冲执手对丈人说道:‘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4]110怕妻子误前程只是托词,我认为这是林冲怕自己名誉受损。作为禁军教头,热血的习武之人,可以被关押、可以被流放,甚而至于被杀头,但绝不可以保护不住自己妻子的清白。如今自己被流放沧州,前途未卜,自己在家时妻子都险遭侮辱,自己不在家中,情形难以想象。真要是高衙内趁此机会侮辱了张氏,那耻辱可就大了,自己还怎么立足于江湖?不如写休书弃妻子。如果妻子刚烈,因被休而自尽,或者不从高衙内而寻死,都是最好的结局。自己了无牵挂,则一心一意服刑至遇赦而返,那时再组建新的家庭,未为不可。如果妻子水性,禁不住高衙内的威逼利诱,从而失身,那于自己也无伤大雅,因为自己已经休了妻,并明令其自由嫁人,我林冲还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真丈夫,不会被人耻笑。在世俗人看来,情与理的转化,只在一念之间,当人的意志稍不坚定,情就战胜了理。如《宝剑记》第38回中写林冲母亲知道林冲落草为寇时,曾劝过林冲的妻子:“ 孩儿, 你弱质芳年, 便死而何益! 不如嫁了他, 苟延性命, 苍天自有报应外。媳妇休的挂虑老身, 且从贼子, 免一身之祸。”[6]《宝剑记》是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戏剧,他的许多情节都来源于水浒故事,所以,其中的常情也就不是空穴来风,林母的认识,也可以看做是小说中林冲休妻的真实想法。三、怕有性命之忧风雪山神庙之前,林冲最怕的是自己有性命之忧。他在休妻时对岳丈张教头所说的话,足以证明这一点。“如此,林冲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4]110 林冲深知如不休妻,就可能遭到高衙内的继续陷害,自己防不胜防。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也就只能放弃妻子。在野猪林,当董超、薛霸要杀他的时候,他甚至是哀求他们,“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4]116丝毫没有大丈夫的英雄气概。当然这不能说明林冲是个懦夫,也不能说他贪生,只能说明他还盼着有朝一日能回还东京,继续往日的生活,所以也就在鲁智深救下他之后,劝说鲁智深放了董薛二人。总之,林冲在火烧草料场之前,性格的主体就是“怕”,但真的让他可以不再有顾虑,即失去教头的地位、美丽的妻子、幸福的生活后,他的性格的另一方面也就暴露出来了,那就是狠勇和智慧。来源:中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