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成语出处:《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原意是“三十六策,走为上策”,也可以说成“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十六计***分为六套,每套包括六个计。第一套为胜战计。包括瞒天过海,围魏求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第二套为敌战计。包括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第三套为攻战计。包括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第四套为混战计。包括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第五套为并战计。包括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第六套为败战计。包括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走为上”计,指的是敌人力量十分强大,而自己处于绝对的劣势,为了保全力量以备再战而采用的计策。这时两者力量相差悬殊过大,由于形势所迫,不是投降讲和,必定要委屈求全,接受损害自身利益的一些条件如果撤退,那么就可以暂避开敌人的锋芒,这样可以争取以后取胜的条件和机会。所以这时个采用“走为上”计,也就是说在敌人占绝对优势、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撤退或逃跑都比投降、讲和好,应该采取“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六计“中最高明的一计。”不过后代军事家等为了说明在战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中,一方占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只有撤退或逃走才是最好的出路时,往往用“走为上计”来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