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衣绣
bái rì yì xiù
注 释: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出 处:
汉·应劭《风俗通·怪神》:“(张辽)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荐祝祖考。白日衣绣,荣羡如此。”
白衣公卿
bái yī gōng qīng
注 释: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出 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白衣秀士
bái yī xiù shì
注 释:
指未曾获得功名的书生。
出 处: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至如吕岩,当初是个白衣秀士、未遇书生,上朝求官。”
褒衣危冠
bāo yī wēi guān
注 释:
褒衣:宽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高帽。
出 处:
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献酬有容,歌风雅之古辞,斥夷狄之新声。褒衣危冠,兴兴如此。”
布衣黔首
bù yī qián shǒu
注 释:
布衣:封建时代平民的别称;黔首:战国及秦代对人民的称谓。古代指一般百姓。
出 处:
《史记·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
布衣蔬食
bù yī shū shí
注 释:
蔬食:粗食。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清苦。
出 处:
《晋书·范汪传》:“外氏家贫,无以资给,汪乃庐于园中,布衣蔬食,然薪写书。”
例 子:
家君在此数年,~,不过仍旧是儒生行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布衣之交
bù yī zhī jiāo
注 释:
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
出 处:
《战国策·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
例 子:
敕与太子诸王为~。(唐·无名氏《邺侯外传》)
彩衣娱亲
cǎi yī yú qīn
注 释:
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鹑衣百结
chún yī bǎi jié
注 释:
鹑:鹌鹑鸟;结:悬挂连缀。鹌鹑的尾巴短而秃,象打满补丁一样。形容衣服非常破烂。
出 处:
《荀子·大略》:“子夏贫,衣若县鹑。”
例 子:
~走风尘,落魄谁怜此一身?(清·程麟《此中人语·乞丐风流》)
冬裘夏葛
dōng qiú xià gě
注 释:
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出 处:
《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例 子:
举得起,放得下,以便~的同它换衣服。(清·吴趼人《痛史》第一回)
恶衣恶食
è yī è shí
注 释: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出 处:
《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例 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士志于道,而耻~者,未足与议。(章炳麟《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好女不穿嫁时衣
hǎo nǚ bù chuān jià shí yī
注 释:
比喻自食其力,不依靠父母或祖上遗产生活。
出 处:
旧谚:“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节衣缩食
jié yī suō shí
注 释:
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出 处:
《史记·贷殖列传》:“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
例 子:
本来,有关本业的东西,是无论怎样~也应该购买的。(《鲁迅书信集·致赵家璧》)
量体裁衣
liàng tǐ cái yī
注 释:
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出 处:
《墨子·鲁问》:“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将听吾言,用我道,则翟将往,量腹面食,度身而衣,自比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
例 子: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弱不胜衣
ruò bù shèng yī
注 释:
胜: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
出 处:
《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
例 子:
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