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大全 - “心之所指,心之所至,谓之心如所愿,心想事成。”是什么意思?

“心之所指,心之所至,谓之心如所愿,心想事成。”是什么意思?

“心之所指,心之所至,谓之心如所愿,心想事成”的意思是:“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

这句话其实是《王阳明心学》的体现,正所谓“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扩展资料

“阳明心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王阳明)发展的儒家学说。

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

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 ? 孟子,而北宋 ? 程颢开其端,南宋 ? 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 ? 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至明朝,由 ? 王守仁(号阳明,下文 ? 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 ? 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的过程,中国的圣人 学问开始“哲学化”,而有新儒家的诞生。不过回归成圣的本来面目,这才是儒家能对混乱的世局与世人能展开的贡献。

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