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庞统传》注引东晋史学家习凿齿的评论,所针对的人物是三国时期蜀汉集团的著名谋士庞统。原文如下:
习凿齿曰:夫霸王者,必体仁义以为本,仗信顺以为宗,一物不具,则其道乖矣。今刘备袭夺璋土,权以济业,负信违情,德义俱愆,虽功由是隆,宜大伤其败,譬断手全躯,何乐之有?庞统惧斯言之泄宣,知其君之必悟,故众中匡其失,而不脩常谦之道,矫然太当,尽其蹇谔之风。夫上失而能正,是有臣也,纳胜而无执,是从理也;有臣则陛隆堂高,从理则群策毕举;一言而三善兼明,暂谏而义彰百代,可谓达乎大体矣。若惜其小失而废其大益,矜此过言,自绝远谠,能成业济务者,未之有也。
这段评论的大意是:习凿齿说:说起霸王之业,一定要以仁义为本,以诚信为宗旨,若缺少了其中的一项,那么就背离了事业成功的原则。如今刘备偷袭并夺取了刘璋的益州,借以成就自己的大业,但背信弃义,违背人情,从道德和仁义的角度上看都说不过去。虽说他的功业从此兴盛起来,也应该为其所败坏的东西而感到伤心,就譬如砍断了手臂来保全躯体,又有什么可庆贺的呢?
庞统担心刘备的言语被人传开,知道刘备日后一定会因现在所说之言而感到后悔,所以便当众指责其过失,而不考虑臣子通常对君主的谦逊慎言的原则。矫枉过正,难免过于偏激,却彰显出庞统的赤子之心和正直敢言的作风。若君主有过失,能直接听到臣子的批评,那就证明国家确实有人才;采纳正确的意见而不坚持个人主张,是服从真理的表现;有了这样正直之人,君主的权威才能树立起来。一言而令三方受益,暂时的谏诤而令百代受益,这可谓是通达治国的大体了。若担心小的失误而废弃了国家的根本利益,对那种不恰当的意见过于袒护从而阻绝了影响深远的正直言论,能够成就王业的,世间还从来没有出现过。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謇谔之风”,意为正直敢言的作风。这也是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