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什么什么缩四字成语
没有前什么什么缩的四字成语。
含前、缩的成语是:畏缩不前 [ wèi suō bù qián ]
解释: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出自:叶圣陶《平常的故事》:尤其是她自己,起先虽然颇有畏缩不前的心情,此时却已鼓起勇士临阵似的气慨了。
畏缩不前的近义词:缩头缩脑 [ suō tóu suō nǎo ]
解释: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
出自: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但是我也说明了几句我所以来校的理由,并要求学校当局今天缩头缩脑办法的解答。”
扩展资料
畏缩不前的反义词:
一、披荆斩棘 [ pī jīng zhǎn jí ]
解释: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出自:南朝.范晔《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翻译:为我披荆斩棘,平定关中。
二、一往无前 [ yī wǎng wú qián ]
解释: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出自: *** 《论联合 *** 》:“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2. 含有缩的四字词语含有缩的四字词语15 条:黜衣缩食 节衣缩食,指在生活上省穿省吃,力求节约。
拱肩缩背 拱肩:肩往上耸。耸起肩膀,弯曲着腰。
形容衰老或不健康的体态。节衣缩食 节、缩:节省。
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杀衣缩食 犹节衣缩食。形容节约。
伸头缩颈 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态。耸肩缩背 两肩耸起,背脊弯曲。
形容衰老的状态。也形容因怕冷而缩做一团的样子。
缩地补天 指改造天地宇宙。比喻做非凡之事。
缩手缩脚 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缩头缩颈 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同“缩头缩脑”。
缩头缩脑 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缩衣节口 指省吃省穿,生活节俭。
缩衣节食 省吃省穿。泛指生活节俭。
缩衣啬食 指省吃省穿,生活节俭。探头缩脑 小心胆怯张望的样子。
畏缩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3. 成语节什么缩什么节什么缩什么成语:节衣缩食
解释如下:
成语:节衣缩食
拼音: [jié yī suō shí]
释义:节、缩:节省。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出处:宋·陆游《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造句:
1、为了供她上学,她的父母不得不节衣缩食。
2、小华节衣缩食,把平时的生活费节约出来买复习资料。
3、父亲为了儿女读书,节衣缩食,苦苦支撑。
4、广大群众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粮财物支援灾区人民。
5、过惯了节衣缩食的日子,一下子要她奢侈浪费,她怎麽能习惯?
近义词:克勤克俭 划粥断齑 断齑画粥 箪食瓢饮 缩衣节口 缩衣节食
反义词:穷奢极侈 铺张浪费 一掷千金 养尊处优 大快朵颐 大手大脚
4. 带缩字的 成语成语词目 释义 出处 人气
缩手缩脚 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 786
缩头缩脑 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胆小不敢出头负.. 859
缩衣节食 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521
缩地补天 指改造天地宇宙。比喻做非凡之事。 《旧唐书·音乐志一》:“高祖缩地补天,重张区宇;反魂肉骨,.. 31
缩头缩颈 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同“..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远远一条长街只看见三四个人,蹀躞.. 44
缩衣节口 指省吃省穿,生活节俭。 宋·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农民之家,量入为出,缩衣.. 37
缩衣啬食 指省吃省穿,生活节俭。 清·梅曾亮《崔恭人墓志铭》:“母缩衣啬食,区画综理,未尝使.. 51
畏缩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宋·魏泰《东轩笔录》:“唐介始弹张尧佐,谏官皆上疏,及弹文.. 434
成语词目 释义 出处 人气
拱肩缩背 拱肩:肩往上耸。耸起肩膀,弯曲着腰..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只有他穿着那几件旧皮裳,.. 405
节衣缩食 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史记·贷殖列传》:“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 532
伸头缩颈 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态。 清·翟灏《能人编·身体》:“豪门送物鹅伸颈,好客临门鳖缩头.. 475
耸肩缩背 两肩耸起,背脊弯曲。形容衰老的状态.. 475
缩手缩脚 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 786
缩头缩脑 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胆小不敢出头负.. 859
黜衣缩食 节衣缩食,指在生活上省穿省吃,力求.. 明·宋濂《重建龙德大雄殿碑》:“于是黜衣缩食,重创大雄殿五.. 24
杀衣缩食 犹节衣缩食。形容节约。 明·宁濂《故丽水叶府君墓铭》:“家虽贫,杀衣缩食,葬宗党十.. 34
缩头缩颈 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同“..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远远一条长街只看见三四个人,蹀躞.. 44
探头缩脑 小心胆怯张望的样子。 无 27
5.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缩为四字成语是什么“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缩为四字成语是:南橘北枳。
这句话出自《晏子使楚》: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意思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
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后人遂用“南橘北枳”来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现代汉语中似乎用于贬义稍多些,形容某种事物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异化”或者“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