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大全 - 东隅和桑榆指的是什么

东隅和桑榆指的是什么

东隅指日出处,借指早晨。桑榆是日将落时余光在桑榆之间,因用以指日落处,借指傍晚。

这两个词的出处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拼音是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这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后汉书·冯异传》,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定语、分句;多含褒义。

成语寓意:事物在特定条件下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对于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大有裨益。这句古语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异曲同工之妙,讲的都是不要因为失去一些东西而灰心泄气,而应当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变不利为有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总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打仗没有常胜将军,做买卖也不能保证只盈利不亏损,做任何事都难以心想事成,一帆风顺。

因此,既要有拥抱欢乐和胜利的思想准备,也要有败走麦城、重整旗鼓、东山再起的精气神。尤其是公众人物,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得失观,不因一时的良好政绩而飘飘然,也不因一时工作上的失利而垂头丧气。须知,退是为了进,失也同时孕育着得。

人的一生就是在阳光与风雨中度过,工作和事业也是在得失交替的循环中不断前行。有了这样的信念,有了这样的精神准备,艰难困苦不足惧,笑迎胜利向未来。

成语故事

冯异,字公孙,原本是王莽的手下,后来被刘秀手下说服成功,便跟随了刘秀。他为人非常谦和,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一次,刘秀率几百人从河北往东南进发,走到无篓亭时,天寒地冻。刘秀一行人饥寒交迫,冯异及时送来豆粥,使刘秀等解除了饥寒。行至滤沦河时,刘秀等人又遇上了大风雨,衣服被淋湿,腹中又饥饿难忍,冯异就用早已准备好的柴草为刘秀烘干衣服,又做好麦饭给刘秀吃,刘秀非常感动。

冯异为人谦和,每次战斗结束,诸将争先恐后夸耀自己的战功,只有冯异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树下默默不语。有人开玩笑地称他为“大树将军”。

汉光武帝二年,冯异被封为阳夏侯。当时赤眉军逼近京城,邻县的豪门大族虽拥兵数万,却不听号令。大司徒邓禹统兵征剿,但奈何不了赤眉军。冯异奉命接替邓禹,指挥作战。他统军西行,号令严明,战士奋勇,很快收降弘农部十余名将领,军威大震。后来在华阴与赤眉军遭遇,双方相持两月有余,交锋十几次,俘虏了很多赤眉军。第二年,冯异被封为征西大将军。

邓禹率车骑将军邓弘从另一战场回军浩阳,恰与冯异相遇。他要求与冯异联兵合击赤眉军,但冯异认为时机尚不成熟,邓禹却态度坚决,冯异无奈只好冒险出征。双方交战后,赤眉军佯退,弃尽辎重。

当时汉军正缺军粮,士兵只顾争先夺取粮草,不料赤眉军回军掩杀,冯异挥军拼死奋战,赤眉军才稍稍退却。冯异见部下将士饥饿疲倦,建议休战,邓禹不听,命令重新发起进攻,结果汉军大败,邓禹狼狈逃回宜阳。冯异弃马步行回营寨坚守,很快又组织了数万精兵,与赤眉军约期决战。

冯异命部分士兵化装成赤眉军,埋伏起来,而自领前部与赤眉军交锋。赤眉军见冯异前部势力单薄,认为有机可乘,遂出动万余人攻击冯异前部,冯异奋勇抵抗,战至黄昏,化装成赤眉军的汉军伏兵一齐杀出,赤眉军在暮色中难分敌我,顿时大败,被生俘8万余人。

冯异大败赤眉军的事情,汉光武帝刘秀很快就知道了。刘秀立即犒赏了冯异及其部下。刘秀对冯异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你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真可谓是失去了东方日出的阳光,却在桑树、榆树上得到了落日的余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