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明九大历史名人(2008-10-04 21:39:48)标签:杂谈
中华食学理论奠基人——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品德高尚、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和理想的社会,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的饮食思想和原则,主要体现在《论语·乡党》中,概言之为『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后经孟子继承发扬而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孔孟食道』。孔子的饮食思想是他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和阐发出来的关于饮食的系统性的主张,是孔子作为一个哲人和思想家对饮食生活社会现象高屋建瓴的观察,是对饮食文化历史发展的深刻思考与深邃研究,是他作为一个崇高的理想主义者和纯正的伦理主义者对饮食人生的态度和主张。孔子的『饮食之道』,其中广为人知并最有代表性的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八个字。而孔子本人的饮食生活和饮食思想则可以用『简素尚朴』四个字来概括,他信守的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君子食不求饱,居无求安』的准则。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孔子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题诗赞之:
至圣圭臬载乡党,道食两谋史本详。
中庸为德先自律,养生维度过即伤。
适度三告人能讲,禁止十戒谁守常。
后世久误二不厌,大哉正义已光扬。
注:
1、孔子饮食言论、思想记录多散见先秦典籍,最集中者为《论语·乡党》。
2、孔子主张“君子谋道不谋势”(《论语·卫灵公》),“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重民食轻己食;认为士君子应把完善自身道德修养、探索世事宇宙规律作为一生不懈的追求,要立为民、为国的公德大志,反对耽于个人物欲。
3、《论语·乡党》中孔子关于祭祀之食原则的意见,余在教科书中概括为“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
4、孔子之后两千年来,“二不严、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被种种误解笼罩,“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两句话的错解尤为严重。拙著《天下第一家衍圣公府饮食生活》等有辨正,其时《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汇读书周报》、《博览群书》、《东方》(东京)等媒体均先后有评介。
以味道治国的总理大臣——伊尹
伊尹,名挚,据《史记》载:伊尹为商朝汤王的宰相,辅佐汤武王灭了夏桀。一说他原为有莘氏的做饭奴仆,有莘氏之女嫁与汤王为妃,他作为陪嫁的奴仆到了商。因擅长烹饪,故为汤王的厨师,他用饮食调味的道理,由如何烹调谈到如何治国,对汤治国提出了积极建议。汤王知他有雄才大略,任为宰相,伊尹成了辅佐商汤治理天下的重要
人物。伊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我国中药史上伟大的药剂学家。据有的中药学书籍所说,伊尹始创以陶器煎中草药,使中草药不仅服用方便,而且减低了毒副作用,显著增加了疗效。关于伊尹创始汤液之说,在《资治通鉴》中曾记载:伊尹『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重浊,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伊尹善于烹调,又精通医学,将烹调食物的经验用于配制汤液并非难事,汤液即汤剂,其方法与烹调食物相似,即是将各种药物加水煎煮而成,服用方便,用药种类多,可经由相互作用,促进吸收,并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剂型之一。
现题诗赞之:
说汤历史由后人,上古太多再造痕。
既为奴隶贱媵臣,哪得素王九主文。
味道喻政有可信,调鼎道理颇传神。
不计曾否亲主造,要在后来多信闻。
注:
1、《史记》卷三《殷本纪》记伊尹“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至于王道”,曾对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
2、伊尹以味道言政故事,见《吕氏春秋·本味》。
豆腐发明主持人——刘安
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年),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的长子,曾建都于寿春(即今寿县)。关于豆腐的起源众说纷纭,但至今流传最广的大都与淮南王刘安有关。南宋朱熹云『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并自注说『世传豆腐本淮南王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谷部·豆腐》时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明叶子奇《草本子·杂制篇》说:『豆腐,淮南王刘安所作。』明苏雪溪平豆腐诗:『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缶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王三聘《古今事物考》中道:『豆腐始于淮南王刘安方士之术也。』清初高士奇在《天禄识馀》中也有『豆腐,淮南王刘安造,又名黎祁』的记载。清汪汲的《事物原会》说:西汉古籍有『刘安作豆腐』的记载。堂堂淮南王怎么会发明豆腐呢?一说,刘安的母亲喜好食用黄豆,一日母亲卧病在床,淮南王便命人将黄豆磨成粉,加水熬成汤以便让母亲饮用,但又怕食之无味,因此加了点盐来调味,没想到居然凝结成块,这正是豆腐的雏形。又说,刘安是位炼丹家,讲求黄老之术,常在八公(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八人,号称『八公』)的陪伴下,炼长生不老之灵丹妙药,不想炼丹不成,反以黄豆、盐卤(又有说石膏)作成豆腐。还有传说刘安在家炼丹不成,胸中烦闷,外出散心,忽见对面北山下来八位老人,虽须长齐胸,但神采奕奕,健步如飞。刘安大惊,疑是神仙,便求长生不老妙方,老人说是吃了用磨碎的大豆做成的食物。刘安如法炮制,得豆腐。从此豆腐在民间开始流传。除了发明豆腐,刘安以皇族封国之富贵身体力行,与他的门下提出了一整套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凡治身养性,节寝处、适饮食、和喜怒、便动静,使在己者得,而邪气因而不生。』此即所谓的『饮食养生』思想。
现题诗赞之:
百姓膏脂供天骄,大烹厚养表德高。
饱暖过渡失安份,得道升天愚人谣。
科学研究开前导,理化实验出菽酪。
自古长生谁曾见,仍留鸡犬饕餮烧。
注:
1、《易·鼎》:“圣人亨(烹)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孔颖达疏引“正义”云:“鼎用之美亨(烹)饪所须不出二种:一供祭祀,二当宾客。若祭祀,则天身为大,宾客则圣贤为重。”事理虽明,而权贵则例自奉后养。
2、刘安希冀成仙长生,广招方士,大炼不死药,传其服而升天。故事可见王充《论衡·道虚》:“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此言仙药有余,犬鸡食之,并随王而升天也。”
3、“豆腐”一词初见由五代人宋的陶谷《清异录》,前次无确切证据表明出现于何时,故迄今学术界尚无一尊结论。宋而后,刘安发明说渐成流行,然证据上不足。笔者主汉代说,拙文《大豆在中国膳食结构中的地位与中国菽文化》有讨论。
茶道始祖——陆羽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江湖上称其为景陵子,在隐居时自号桑苎翁,在信州上饶隐居时,又自称东岗子、茶山御史。唐复州竟陵郡(今湖北天门县)人,生活在唐玄宗至唐德宗年间,大概活了七十岁。陆羽为人正直,讲义气,守信用,多诙谐,善言谈,生性淡泊,不慕名利,到处为家,随遇而安,尽管长寿,但一生及其坎坷。陆羽十分爱茶,《新唐书·陆羽传》记载『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为了研究茶的品种和特性,陆羽游历天下,遍尝各地出产之茶和各地之水,常要亲身攀葛附藤,深入产地采茶、制茶。陆羽的文学修养亦十分出众,结交了颜真卿、张志和等一批名士,史书称其有文采,好深思。朝廷听说陆羽很有学问,就拜他为太子文学,不久又叫他做太备寺太祝。但陆羽对当官毫无兴趣,只是一心扑在研究茶事上,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专心著述,积累多年经验终于写出了《茶经》这部中国第一,亦是世界第一的研究茶的专著,全书共三卷十篇,记述详备,将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加工、享饮方法及用具等皆尽论及,称得上是饮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此书开茶书之先河,后世百余种茶书都来源于此。古人称『言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陆羽遂被后人奉为『茶神』、『茶仙』和『茶圣』。陆羽72岁时病逝于湖州天杼山。死前,他有一首《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充分体现他的人品似茶叶一般清纯。
现题诗赞之:
古来弃婴知多少,中有鸿渐独佼佼。
卷破千帙无学处,路逾万里来坳皋。
遍勘名山品瑶草,厘定清泉次第好。
茶道初成饮风改,经典流布童稚晓。
注:
1、史载陆羽为弃婴,见《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本传。
2、羽曾遍访名茶产区鉴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
原始农业开拓者——神农氏
神农氏是继伏羲氏以后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说人物。神农氏相传是上古时期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又说是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龙颜大唇。湖北随县人,生于古历四月二十六日(又说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名伊耆,因生于姜水,故姓姜,因为他发明了农耕技术故称神农氏,又称炎帝、赤帝、烈(厉)山氏。神农氏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具有某种伟大智慧和特异功能的神圣人物,相传他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制定了历法,制造了耒耜等多种农具,教农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使中国从采集、渔猎时期进步到农耕时期之外,还发明了医药,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淮南子》一书中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酒,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追述。中国几千年来『医食合一』思想的最早雏形恐怕就来源于此。神农氏曾建都山东曲阜,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相传他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神农本草经》便是依托他的著作。传说炎帝神农在位120年,传七代世袭神农之号,共计380年。
现题诗赞之:
传说大圣是太阳,三岁之嫁姓由姜。
原始农业托牛首,食医结合法力强。
耒耜历法史记上,种植定居文明扬。
而今走出传说外,炎黄伊始仰荣光。
中华文明播火者——燧人氏
燧人氏,相传是开创人类钻石取火时代的伟大人物,活了一百多岁。据《韩非子》、《太平御览》等古书记载:在远古的时候,人们惯吃生食,茹毛饮血。生食腥臊恶臭,伤害肠胃,易生疾病。后来,人们发现火烤的熟的食品味美且易消化。但因雷击等产生的自然火很少,而且在短时间内即熄灭。人们很难得到并保留火种。燧人氏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就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开始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等,从此,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于是,奉燧人氏为『三皇』之首。关于燧人氏取火的事,商丘还有另一种说法,在远古时,商丘一带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从这里受到启发,就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这种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农村还有人在使用。
现题诗赞之:
三皇之首称燧人,擎炬在手遂成神。
百千猛兽皆走避,一旦熟食除腥闻。
定居迁徙随意任,光明温暖全凭谌。
若非一点星星火,岂不至今仍猩亘。
注: 恩格斯谓“劳动创造了人”,诚的论。少年读文学、读马列、初涉史,深以为然。后专攻饮食学,下大力于前史思考,更由考古、仿生学之参证启悟,渐觉结论无专业史深入研究支撑,未免失于笼统。火的客观作用和人对火的利用在猿——人转变中的作用要比既往已有的认识重要得多。
中华酿酒第一人——仪狄
仪狄,据《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先秦典籍记载是夏禹时代司掌造酒的官员,相传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女性。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造酒』。汉代刘向所著《战国策·魏策》上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酒字条》中,也有同样的说法。大致意思是夏禹叫仪狄去酿酒,仪狄经过一番努力后,酿出味道很好的美酒,就进献给夏禹,夏禹喝了,觉得确实美好。关于仪狄造酒的说法,在《太平御览》中也说:『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另有一种说法叫『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醪』,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而成的『醪糟儿』。性温软,其味甜,多产于江浙一带。现在的不少家庭中仍有自制醪糟儿。醪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还有一种说法是『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结出来,使之流传于后世的。
现题诗赞之:
仪狄原本是慧娘,史事颠倒变男相。
总理国家酒正事,史载酿技第一强。
大禹疏论诚误解,万民亲爱是非详。
我来把杯说上古,母性发酵早虞唐。
注:
1、两千余年来,史文记仪狄均以为男性,其实大误。《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先秦文献本早记为女。性异化是入汉后男子中心主义史观影响与男人政治作用的结果。
2、《战国策·魏策二》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文中大禹言论行为,显然亦为后人美化理解大禹的产物。
3、酒等发酵类技术的认识、掌握、利用,上古均专由女性,整个社会分工亦然。拙文《周王廷饮食制度略识——兼辨郑玄注“八珍”之误》等有考辨。
中华智慧之母——灶君
灶君,又称灶王,古代神话传说为主管饮食之神。上古时代的灶君起源于对母系社会时期掌管炊事的年长、有威望的妇女的崇拜,先秦文献中称为『先炊之人』、『老妇之祭』。到了东周时,老妇的形象演变成了女性崇拜,《庄子》云:灶君着『赤衣,状如美女』 。『赤衣』,是火的象征。后来的道家书又称其为德高望重、法力无边,居于昆仑山的大神,叫做『种火老母之君』,是领有五方五帝的灶君,手下有三十六路神。汉代以后,由于灶君的美好形象不适合其威严的身份,且也不适合及后的男权意识的需要,于是灶君的性别逐渐异化,到了唐代则基本完成了由女性向男性的转变,灶君便成了『灶王爷』。灶君的责任是代表上帝监察人间的善恶,每年腊月二十三日上天如实汇报,上帝则据其汇报对天下的百姓实行赏罚。历史上关于灶君的文献记载或传说很多,且不尽一致,甚至口牾矛盾之处,但其福佑百姓的职能则不变。文化史上的灶君,应当是上古时代『先炊之祭』的老妇,因为那是饮食文明开端象征意义的伟大人物。
现题诗赞之:
婆婆元本灶君身,老妇之祭是情真。
底事发端缘于火,鬲煮饭菜啜不分。
战国最后尚节神,李唐尤余美女人。
除非男子全入灶,一家之主无须痕。
注:
1、“灶神”或“灶君”、“灶王”祭祀,源于史前的“古之始炊者”“老妇之基”重瓣,入汉后逐渐演化成了男性的“灶王爷”。见《礼记正义》卷第二十三“礼器第十”及郑玄注、孔颖达疏。
2、灶神崇拜最初源于火神崇拜,后由其中演化分离出来。
3、自三代前至于战国,祭祀时一直有“尸”——“节神”——由生人装扮被祭者的习俗。其时,“灶神”由老年妇女装扮。
4、历史直到唐代中期时,仍有个别地区信奉的灶神“状如美女”。
5、余有拙文《中国厨房文化的历史演变与时代特征》于二零零三年四月汉城韩国食生活文化学会“韩——中——日厨房文化部报告会”上发表。
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
袁枚(1716—1797年),中国古代食圣,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袁枚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乾隆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侨居江宁,筑园林于小仓山,号随园。袁枚是清中叶诗坛的『当代龙门』,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所作诗歌,多抒发其闲情逸致,留诗近七千首。他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代才豪』,所作书信颇具特色。所著《小仓山房集》暨《随园诗话》、《子不语》等享誉文坛。同时由于袁枚的评诗品味之名,倾动海内,坐断东南,经常作为『上客』遍食四方『精馔』,这种独特的经历成全了他的美食实践和食道研究事业,也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美食大家和杰出的饮食理论家。随园老人治学严谨,初版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随园食单》是他磨砺了近半个世纪才决定出版的,这部约二万余字的小册子堪称古代『食经』,被海内外食文化界奉为经典。《随园食单》所列品目色色皆经尝试,行文达意字字均有斟酌,是一部誉标古今,驰名中外的食文化烹调学名著。而袁枚则无疑是一位将中华民族食文化史推向巅峰的巨人,他是第一个打破历史传统食禁锢,给食学以应有的科学与学术地位的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毕生精力深入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人;是创立中国古代食学理论的第一人;是第一个为厨师立传的人;是第一个主张反对目食、目餐,反对饕餮纵食的人;是第一个主张用科学思想合理利用食物原料的人;是第一个把饮食生活提升到艺术化层面的人;他的实践与成就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既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正是袁枚的工作,才将包括传统烹调在内的中国饮食文化及企业定于可与其他任何学科并列的重要地位。
现题诗赞之:
性灵创说新诗史,思想解放行独异。
食单一典足光裕,从此食学登上席。
随身文史足遍历,到处羹汤评甲乙。
圣诞普庆中餐日,文化文明两造极。
注:
1、袁子才为诗创“性灵”说,文学史上已足标新立异。
2、《随园食单》几历五十年而成,为中国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有中国饮食文化“食经”之目。
3、子才《冬日寄怀望山公》二首之一云:“去年此际雪花飞,正是传笺听马蹄。金谷酒招香案客,霓裳人舞画堂西。随身文史同商榷,到处羹汤教品题。今日龙门看不见,九重天远五云低。”又自注云:“公命将群官膳饮,戏加甲乙。”诗中之“公”为尹继善(1696——1771),号望山,多次当涂两江,任内大张诗酒之会,极尽逸雅风流。
4、二零零三年4月青岛国际餐饮文化研讨会议定“国际中餐日”,余袁枚诞日(公历3月25日)主张获一致通过。
5、袁枚于中华食学之贡献,余曾有拙文《平生品味似评诗,落想腾空眩目奇——中国古代食圣袁枚美食实践暨饮食思想述论》等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