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好声音》已落下帷幕,导师李健带领下的学员旦增尼玛,在冲刺夜脱颖而出,勇夺冠军。而在此之前夺冠呼声较高的是才子宿涵,有人认为旦增的成功实属侥幸。但在我看来,旦增尼玛的胜出其实是实至名归,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旦增自身的民族特色让他的音乐与众不同
旦增是典型传统的藏族人,他那有着藏民族天赋的磁性声音既空旷又轻灵,如天籁之音般婉转悠扬又不失豪迈。
他是那种外表略显羞涩的大男孩,脸上总是挂着腼腆的微笑,内心却有着海纳百川的大气磅礴、豪放和悠远。
他不紧不慢的音调不急不躁,如慢慢铺开的画卷,于娓娓道来中隐藏着一份宁静和悠远,能够直达听者的灵魂,引领听者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给人以无法言说的震颤和感动。
另外,与其他歌手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能将藏民族的风格特色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做到民族与传统的合二为一。
二、导师李健是他前行之路中的一盏明灯
导师李健曾这样评价他:“旦增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他可能不会乐器,然后乐理知识没那么多。
但是最大的一个突出的地方,是很用心,很认真,别人可能练十遍,他会练一百遍,业精于勤,我们不能说勤能补拙,他身上没有“拙”,他的个性使然,让他决定任何一首歌,必须是熟稔于心,然后完全化成自己的,他才有一个上台的把握。”
诚然,旦增的进步是与导师的引领分不开的,一路走来,他在李健的指导下能够逐渐拿捏准每一首歌的韵味,再加上独到的领悟能力和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自然就有了决赛中的完美表现。
可以说他完成了自己和导师的期愿,没有让所有关心他的人失望。首轮比赛中旦增与导师李健合唱了《水流众生》,这首歌是导师李健在西藏时候创作的,再加上旦增天生的民族嗓音和李健空灵的风格特色,使得二人的演唱堪称完美,而这首天籁之作也缓解了旦增的紧张,合作完后,李健更是感慨旦增像10年前的自己,羞涩内敛,经此一役,旦增终于长大了。
三、旦增成熟稳重的性格和驾驭舞台的能力
如果从第一期一直看到最后一期,仔细观察旦增的表现就会发现,不论外界和他人如何,旦增自始至终都很稳定,自有一副云淡风轻的淡然与超脱,这份不加修饰的自然和沉着是学不来的,而且比起以往一些觉得自己很“优异”的民族选手,他更懂得如何将真实的自己展现给大家,而这正是现代社会大多数人所缺失的,因此能够博得大家的一致认同和好感。其次,较好地驾驭整个舞台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旦增的表现让大家眼前一亮。具体表现为李健选择和改编的歌很适合旦增,舞台背景也很适合他的唱腔和风格,再加上个人的外表和塑形,可以说完全掌控了整个舞台,让全场的目光汇聚于旦增一人身上,实现了最终逆袭。
与旦增尼玛类似,另一位藏族歌手扎西平措曾夺得2017年第六界好声音冠军,有人质疑是他们的民族性使然,但我想,每个人的成功一定不会随随便便,既然他能够在众多的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必有过人之处,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全方位去看待,不能只被表面现象蒙蔽双眼,而轻易给一个人下定论。
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愿这位藏族小伙能以此役为一个新起点,始终热爱音乐,不忘初心,在自己的小宇宙中散发更加熠熠生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