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出自《左传·襄公十五年》一篇,是在描述古代齐国相国子牙被处以重罪时的情景。据典故记载,子牙因为发表了一些得罪君主的言论,被控告犯有谋反罪行。当时子牙在法庭上对于这项罪名辩护时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意思是说,对于想要针对我加上罪名的人来说,随便找个罪名都可以成立,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这句话后来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指责那些在诬陷他人、构陷罪名方面善于找借口的人。它也提醒人们警惕权力滥用和冤假错案的发生,强调了保护合法权益和维护公正正义的重要性。
《左传·襄公十五年》中关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表述为:
子牙既出,公使往谓之曰:“若守性命,则事君之道也。不然,独行其志,无乃不可哉!夫谋反者,国之大罪也,不可不慎也。”子牙曰:“臣之所以陈其言也,为可以明牧民之道,创利除害也。夫窃臣有不豫之志,赖陛下极忠信而以为罪过,是暴陷臣也。请奉行讨逆之令。”公曰:“何故?”对曰:“义之所在,分疆理民,保境内以事诸侯。”公曰:“善。”乃使子牙帅师。
仲尼闻之曰:“吾闻大贤托孤不避其亲,忠臣不事其君。今子牙宁用辩而不奉令,其将何以成名?”子贡对曰:“夫子牙有辩而不务过名,必本于众庶之心也。且夫言过而行不及,虽得罪必有辞。自古及今,其有上则荣,其有下则辱。以人之道规之,是子牙之过也。夫子牙所以济世也,未必于此。”仲尼曰:“善言之,吾始知子贡之才也。”
此时子牙伪称有不豫之志,是被国君公伯禽暴陷的借口。他在反驳国君的指控时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臣之所以陈其言也,为可以明牧民之道,创利除害也。”子牙表示,他提出这些言论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明确表达治理国家和保护人民的方法,并剔除一些危害和弊端。他请求国君执行讨伐叛逆的命令并带兵出征。
孔子听闻后,评论道:大贤者托孤不顾及亲情,忠臣也不会仅仅追求名声。然而现在子牙只依靠辩言而不遵守命令,他将如何建立声誉呢?子贡回答说:“子牙之所以有辩才,是因为他立足于民众的心声。而言辞虽然过激,但实际行动还未达到,即使犯了罪也必定有借口可辩解。古往今来,有功则荣耀,有过则责备。从人伦的角度来看,子牙的行为是有过失的。然而,子牙济世的方法可能并不仅限于此。”孔子赞同子贡的见解,称赞他才智非凡。
这段文字描述了子牙在受到重罪指控后辩驳的情景,展现了他聪明才智和维护正义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权力和言辞之间的复杂关系。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句话的含义是指在许多情况下,人们总能找到辩解或借口,来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
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以下含义和用途:
反驳指责:当被控告或指责时,你可以使用这句话来表示你有能力找到合理的辩解或解释来反驳指责。它强调了人们总能够寻找借口或辩解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强调辩护权利:这句话可以被用来强调每个人都有辩护自己的权利,无论是否有罪。它提醒人们,在司法过程中,被告有权利提供辩解和证据,并在法庭上进行合法的辩护。
讽刺或警示:它也可以被用来讽刺或警示那些试图逃避责任、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寻找借口的人。它暗示,尽管人们可能找到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无辜的或不该承担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句话传达了一个普遍的心理状态,但并不能作为合理化逃避责任或合法化违法行为的借口。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下,行为仍然需要根据事实、证据和公正的评判来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