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三不四,汉语成语,拼音:bù sān bù sì,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意思不像样、不正派。
一、例句
1、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三回:“陈灵公口中还在那里不三不四,耍笑弄酒。
2、”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缒媪》:“平日见王媪是个俏丽孤孀,闲时倚门靠壁,不三不四,轻嘴薄舌的狂言挑拨。
3、”?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4、”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5、” 《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到上海游学,不三不四合上了好些朋友,发了些海阔天空的议论,什么民权、公德,闹的烟雾腾天,人家都不敢亲近他。”
二、成语溯源
在中国古代的易经思想,易经的每个卦都分6个爻,俗称6爻卦,意思为事物发展的6个阶段。第三爻与第四爻处在6爻的中间位置,在易经中象征正道和大道。不三不四说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不是在正道或大道上,有不务正业之意。
三、近义词
不伦不类
“不伦不类”指的是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正派或不规范,也指将互不相关的事物拿来作比拟 。在句子中一般做谓语、定语、补语,是一个贬义词 。
1、成语出处:
(唐)刘知几《史通》:“致使编次不伦,比喻非类,言之可为嗤怪也。”后来整合为“不伦不类”。
2、成语典故:
《红楼梦》第六十七回的故事讲到,薛宝钗把哥哥从江南带回的一些土产和小玩意,分成许多份,分送给贾府的姊妹们,林黛玉当然有一份,就是贾环那里她也没有忘记,为此赵姨娘十分感动,不住地夸奖宝钗说:
“难怪别人都说宝丫头好呢,会做人,又大方,她哥哥能带多少东西回来?她挨门送,一处也不漏过,不分谁薄谁厚,连我这样没时运的她都想到了。若是那林黛玉,对我们正眼也不瞧,哪里还肯送东西?”
她忽然想起宝钗是王夫人的亲戚,就想趁机到王夫人那里买个好,于是跑进王夫人的房子,满脸堆笑地说:“你瞧,这物件是宝姑娘送给环哥的,难为宝姑娘想得周到,真是大户人家的闺女呢,多大方,怎么不叫人敬重呢?怪不得老太太和太太成天夸她、疼她哩!”
王夫人本来就讨厌赵姨娘,又听她说的话不伦不类,就没好气地说:”既然给你了,你就只管收了去拿给环哥玩罢。“
赵姨娘本来是来讨好的,却碰了一鼻子灰,只得讪讪地回到自己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