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皇始,两千多年的历史里中国***出现了大约五百多位皇帝,这些帝王或英明神武,雄才大略,拓土开疆,开创不世之功;或大智若愚,韬略怀胸,缔造治世佳话;或穷奢极欲,骄奢淫靡,终日沉迷酒色;而所谓的亡国之君似乎永远与后者联系在一起。那些后世的史学家总试图用几个苍白的语汇来载述活生生的历史,而这永远是徒劳的。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在,而现在也终将成为历史,后之视今亦有今之视昔。
在大多数眼里,亡国之君似乎都是荒朝废政,沉酒迷色之徒,夏桀商纣之辈,隋炀帝.秦二世之类,这似乎已是历史的定论,无庸置疑的真理,如果这样一概而论,实属冤枉了他们。
崇祯帝是明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历史上最值得后世同情的亡国之君 。继位之初,就除东厂,灭阉党奸宦。他一生殚精竭虑,试图革除弊政,成就一番伟业,但是江河日下的明王朝气数已尽,纵然是秦皇汉武在世也无回天之力;他崇俭尚约,反对皇族的穷奢极欲;他爱民如子,心系天下苍生,四下罪己召;他励精图治,呕心沥血,尽自己的全力挽救着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他不设妃嫔,一心为国,打破了历代帝王佳丽万千的传统。最终在北有后金的侵扰,南方农民起义军不断的夹缝中,他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冤枉的亡故之君。他还没有来不及实施自己的雄才大略,还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就不得不吊死于煤山的那棵歪脖树下。
光绪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九代皇帝, 身在帝王之家,却一辈子身不由己,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也实属罕见。回顾光绪帝的一生,从阴差阳错地被推上帝位到被囚于瀛台含恨而死,他虽无建树,但却无时无刻不想着挽救民族危亡。光绪帝是有胸襟和抱负的,在甲午中日海战中,他是坚挺有力的主战派,以当时洋务运动的成果,清政府是完全有可能击败日军的,果不其然,在战争初期,北洋水军给日军以重创,可是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却担忧事态闹大,消极备战,结果导致北洋军全军覆没,进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而光绪帝的雄心才略也被这一切所淹没。一句誓死不做亡国之君,让多少忠臣义士潸然泪下,又唤起了多少志士仁人的救国热情。在慈禧的威逼防涉之下,他大胆启用康梁,掀起戊戌变法,维新图强,却因误用袁世凯而酿成千古恨,最终深陷囹圄,含恨而终。此外还有南唐李后主,他恐怕是中国词作最好的皇帝了,可是只怨生在帝王家,一个文学奇才却阴差阳错地被推上了帝王的宝座,后果可想而知。
其实我们都应该客观地看待历史,善待历史上的人物。时势造英雄,自然也应当出狗熊,没有狗熊的陪衬那就无所谓英雄了。我们很容易夸大了一个历史人物对于一个时代的作用,不论他是一个流芳千古的圣君明主还是一个臭名昭著的亡国之君,他都不足以改写时代的趋势和左右历史的潮流,他们最多算得上是一个时代的主角,不过没有了那些不胜枚举的配角,他们便成了独角戏。毕竟与历史这台大戏相比,我们都是临时演员,前赴后继地在演绎着一个没有剧情看不到结局的剧本,导演是个叫做客观规律的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