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岁末年底,“我怎么这么穷”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而且古今中外通用。早在三百多年前,山东才子蒲松龄就写过《除日祭穷神文》,在大年夜愤愤不平地质问:“穷神呀穷神,我跟你是亲戚吗?热热闹闹的人家你不去,为什么非要进我家的门呀?”
一般人牢骚发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但蒲松龄不然。他又以“穷神”口吻给自己回了封信:“像你这么个花法儿,哪有不受穷的?”接着,就开出了一个奇葩的脱贫秘方。
《见字如面》第三季开始释放预热小段,这个笑翻了全场的对读信,无论从内容还是表演都精彩至极、趣味盎然,为期待了一年的“面粉”们送出了惊喜。12月25日起,实力文化的老牌现象级综艺《见字如面》第三季即将如约而来,每周二晚8点在腾讯视频首播,每周六晚9:20在黑龙江卫视播出。而就在之前一天,同样出自关正文导演之手、为数亿观众带来巨大惊喜的《一本好书》也迎来了完美收官,实现从“好书”到“好信”的无缝衔接。
12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见字如面》第三季媒体发布会上,腾讯视频综艺版权负责人简琳、黑龙江卫视传媒中心副主任王成、《见字如面》《一本好书》总导演关正文分享了《一本好书》的节目影响力数据与《见字如面》第三季的精彩亮点。
《见字如面1》中,黄永玉致曹禺的“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以及两个文坛老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让这个节目一夜爆红。《见字如面2》中周迅的四十秒哽咽停顿、李真感谢母亲的无奈悲情,让无数人泪流满面,一周之内吸引了3.6亿次点击。信件内容的绝高价值、信件演绎的走心与精彩,使这个节目在收获巨大流量的同时,更长期屹立在豆瓣9.3分的综艺口碑第一的高度上。
如果只是保持同一水平,观众可能会感觉不爽。总导演关正文觉得应该进一步开拓疆界,变以前只选中国信件,为放眼全球资源甄选信件。关正文说:“信件原本的私密性所带来的更加真实的认知价值,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尽管文化上千差万别,但人性是相通的,对 社会 、对他人、对自己的认知和思考是相通的,阅读趣味也是相通的。中国信件依然是我们选信的主体,但国外好信的加入,为节目带来更加多元的趣味。”
关正文透露,《见字如面3》的选信工作从第二季还未收官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一直延续到今年12月份第三季正式录制,历时一年多。节目组找了几千封信,从中挑出几百封,然后一遍遍筛选,最后确定入选的不到100封。再通过跟演员们沟通,最终播出的信件预计70-80封。“我们选信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这些信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所谓值得,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参照标准,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提供了足够多元的认知视角,是不是能激活独立思考的普遍发生,有没有当下性和供给大家讨论的话题性。那些入选信件,看着是年代的、古代的、外国的,但其实都是身边的,每个人都绕不开、躲不掉的。”
第三季《见字如面》依然采用主题编排,从现在透露出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错位”、“轻重”、“笑谈”等命名,这些显然都是作用当下的热门话题。此外还有“相思”、“不舍”、“守望”等让人期待的 情感 话题。关正文说:“既然大家都觉得没营养的东西是在浪费时间,我们就专注于提供多元认知、激活独立思考,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主流,最直接的价值就是别让观众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再剧透一封信。第三季《见字如面》第一期中入选的一封国外书信,出自一个日本二战老兵。少年大岛中典,像所有侵略者一样,在中国杀人强奸无恶不作,战后噩梦缠身,只好隐藏 历史 移民去了美国。但没想到那些曾经被涂炭的生灵跟随他来到美国。他的妻子离奇失踪,他的女儿全家死于大海。活到八十多岁身患绝症的他只剩下孤身一人。从噩梦中解脱的唯一途径是彻底忏悔。于是,大岛中典给遗言收集者写了一封信,坦诚面对自己扭曲人性的作恶快感。在嘉宾许子东看来,如果日本人能普遍具有忏悔意识,中日关系会好得多。但作恶的快感不仅存在于战场,而是身边常见之事,每个人都应该警惕和自省。
“好的信件,可能会因为不成功的演绎而黯淡无光。《见字如面》之所以受到欢迎,除了信件价值,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艺术家演绎的精彩。他们让观众好像看见了写信的人,好像看见了他的环境、神态,看见了他跟收信人正在交谈。”
赵立新是《一本好书》、《见字如面》的常驻嘉宾,本季第一次出场,演绎的就是一直在吐槽蒲松龄、吐槽 社会 的穷神。穿着西装、留着小胡子的赵立新跟本土神怪还不违和,上场后回头向董勇代言的蒲松龄冷冷一笑,只叫了声“东家”,就赢得满堂喝彩。这之后,赵立新被众人哄得完全放任进入开挂模式,各种邪招层出不穷一气呵成,说好的清流静雅节目却充满了笑声。剧透一下,本季《见字如面》出演艺人名单中除了有归亚蕾、何冰等三季常驻明星,还有杨澜、董勇、陈数等高大尚新晋嘉宾,以及王自健、戚薇、牛俊峰等青年喜感大咖加盟,更意外的是蔡康永、梁文道也成了读信嘉宾。总体感觉是这个节目好像开启了青春模式,更加活泼灵动了。
“我们节目29岁以下观众本来占比就超过75%。嘉宾的邀请都是按照信件需求和大家高兴,没那么多市场心机。”在关正文看来,视频节目本来就是为大众生产的,大众文化消费中 娱乐 元素是不可或缺的。“但快乐又分两种,一种是表层的 娱乐 ,就像是男女之间的肌肤之亲。一种是深层的愉悦,就像是爱情。爱情五味杂陈,不都是傻乐,但却是更强烈的快乐。事实上,多元认知的获得感、独立思考的成就感所带来的快乐强度,比虚度时间的所谓休闲 娱乐 要大太多。只是总有一部分迈不进这个门槛,享受不到,非常可惜。”
多元认知是《见字如面》始终坚持传输的价值利益,这样包括了打破僵化的惯性壁垒。你以为韩愈一直在教导我们“业精于勤荒于嬉”,书信里的他也曾经不想按时上班。你以为有了天文望远镜伽利略就能说服大众相信自己的观察,却想不到大家蔑视真理的时候连望远镜也一块儿蔑视。你以为公开惩处罪犯可以杀一儆百、以儆效尤?也许吧。反正狄更斯不是这么看。
对《见字如面》来说,光是信件内容丰富似乎还是觉得不够,第三季的品评环节也更加精彩。邀请知性担当的主持陈晓楠、配上许子东、梁文道、史航等一应名嘴,补充信件背景,直接抒发感受。普通人看见的一页纸,人家眼里就是一座山。如此高水平解读,为多元认知、独立思考树立着可供借鉴的样本。
“嘉宾的观点不可能代表真理,人情、人性的认知很难有什么标准答案。导向上我们最看重的是真诚,说真话,动真情,不说教,不鸡汤。我们选读了很多革命烈士的信件,没有任何功利的考虑,就是因为纯粹的感动,因为从心里的敬佩。要说我们有什么坚守,不投机,不跟风算一条。”
《见字如面3》如此备受期待,除了有前两季打下的观众基础,关正文导演的另一个节目《一本好书》的成功也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从10月8日以《月亮与六便士》开场,到12月24日以《麦田里的守望者》收官,《一本好书》为国产综艺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样板。
在《一本好书》之前,观众对读书节目的基本印象就是“主持人+荐书嘉宾”组合;这类节目对“书”的呈现方式,是抽象的、停留在口头评论层面的。这就造成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任书的内容再好,主持人和嘉宾再能说会道,都很难吸引那些还没有看过此书的观众。受此限制,再加上近年来大众阅读本身就呈分散和下滑趋势,曾经在电视荧屏上火热一时的读书节目,如今已基本绝迹。
但对有20年文学编辑经历、又深耕电视行业的关正文来说,做一档真正的读书节目,是一直以来的夙愿。正是在思考如何做读书节目的过程中,《见字如面》成了关正文团队的意外之喜。而《见字如面》精选素材、邀请表演大咖站台的表现手法,也为《一本好书》提供了灵感。
毫不夸张地说,《一本好书》带来了国产读书节目革命性的升级迭代:它独创了一种“场景式读书模式”,通过舞台剧、影视表演、片段讲述的手法,把经典书目中最精彩、最动人、最发人深省的部分,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被感染、被打动,然后自然而然地,想去看看全书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本好书》的第一期即赢得开门红。为了还原毛姆小说《月亮和六便士》,节目组将书中男主人公斯特里? 克兰德在英国高贵温馨的家、在巴黎流浪落魄的小酒馆都搬上了舞台。赵立新以表演者和讲述者的双重身份,直面黄维德饰演的克兰德——为何你甘愿放弃在外人看来富裕美满的生活,到异国他乡做个穷画家?
虽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本好书”,但《一本好书》12期节目甄选出来的11本经典书目,却获得了专业和普通读者的一致认可。11本书目涉及 历史 、爱情、科幻、书信、谍战等不同题材,从《万历十五年》到《三体》,从《霍乱时期的爱情》到《麦田里的守望者》,按照关正文的说法,“整个拍摄过程,快乐是最重要的主题词。差不多一年,天天跟书在一起,天天在书中的世界里生活,作者、人物都在你身边、你眼前,鲜活生动。那种感觉,是制作其他节目少有的。我最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件事干成了,这辈子也值了。”
除了精选书目和精心改编,《一本好书》还集中了一批本身就很热爱阅读和思考的表演艺术家。出镜次数最多的赵立新,先后在这个舞台上诠释了《月亮与六便士》、《三体》、《暗算》三个故事。在赵立新看来,《一本好书》的舞台既是对演员的极大挑战,也给了一个演员最广阔的发挥空间,“这个舞台我认为就像一个大游泳池,我在里边随便游,各种泳姿都可以展示。相比之下影视剧像是一个小水坑,或者是一个小池子,我只能在那儿,很有限地摆一摆Pose。”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成语大会》,从《见字如面》到《一本好书》,近年来,关正文的每一次产品输出,都被誉为国产文化类节目当中的“清流”。但无论是对“文化类节目”还是“清流”的说法,关正文都并不热衷,他一再强调,自己做的是“内容价值类节目”。
被称为“文化类节目”有什么不对吗?关正文对此的解释是:“节目原本应该按照形式,划分为谈话节目、问答节目、歌舞节目之类,而不是从内容出发,被叫做什么文化节目。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餐饮类节目可以叫饮食文化节目,保健类节目可以叫 养生 文化节目,唱歌类节目可以叫音乐文化或者流行文化节目,你看有这么叫的吗?没有吧?所以我会把自己的节目努力方向,定义为内容价值类节目。我觉得人类精神生活的主流,从来都是为了获得内容价值。而内容价值的核心,是提供多元认知,激活独立思考。获得个体生命成长的滋养,是任何时期人类进行精神生活、文化消费的最基本利益需求。”
无论是为《一本好书》挑书还是为《见字如面》选信,“多元”而不是单一,“激活”而不是教导,都是关正文强调的重要关键词。有意思的是,跟汉字、成语、信件、图书打了多年交道,关正文却并不是一个“怀旧主义者”或者“复古主义者”。他认为《见字如面》的目的绝不是抱着老式邮筒的怀旧,“我们不是为了追忆纸上书信的岁月。在我看来,人类现在才是处于书信最辉煌的时期,信件量前所未有地特别巨大。不仅是写在纸上的才是有价值的好信,电子文本一样可以是。”
通过节目,关正文领衔的实力文化团队也确实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激活”。2016年《见字如面1》推出黄永玉、曹禺书信之后,深居简出的黄永玉再次为众人仰止。到了2018年,《一本好书》直接引发了线下的阅读热情,所选书目先后登陆豆瓣读书热搜榜和当当图书热搜榜,“看了节目,我真的想去读这本书了”成为高频率的评论和弹幕内容。今年“双11”期间,《一本好书》推荐过的图书几乎全部上了包括当当网在内的各大电商的图书畅销榜,其中《月亮与六便士》更是多个电商平台同类图书销量榜的冠军。关正文笑言:“《三体》热卖,我们不敢说是节目带动的,人家本来就很火。但《月亮与六便是》热卖,那一定是因为我们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