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大全 - “偃旗息鼓”的典故?并解释成语。

“偃旗息鼓”的典故?并解释成语。

偃旗息鼓

三国时期,汉中是曹操南取荆州,西征巴蜀灭蜀并吴的军事目标;又是刘备平定中原,复兴汉室的战略基地。魏蜀两国争夺汉中,在此展开拉锯战。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夺取汉中,收降张鲁;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攻克沔阳(今陕西勉县)设坛称“汉中王”。蜀军南渡沔水(汉水)在定军山安营扎寨。

据《三国志》载,一次蜀将赵云、黄忠奉命欲夺曹军粮秣,被曹军大将张郃、徐晃包围,赵云救出黄忠,突破重围,撤往自己营地,曹军紧追不舍。赵云部将张翼见曹军大兵压营,本部兵少势弱,难以御敌,主张关闭营门坚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指曹操)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擂鼓震天,惟以戒弩于后射公军,公军警骇,自相踏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这段话说赵云返回营寨,不同意部将张翼关寨门死守的作法,下令洞开营门,收起战旗,不擂战鼓,独自横马提枪立于营门外。曹军追至营门前,见营中无声无响,也不动乱,仅赵云立马营前。赵云勇猛善战,无人不知。曹军见赵云毫无惧色,怀疑有大军埋伏,慌忙后撤。赵云见曹军慌乱,一声令下,战鼓齐鸣,喊声震天,弓弩手放箭如雨射向曹军。曹军大乱,丢盔卸甲,自相践踏,跌入汉水中淹死者不计其数。赵云乘胜追击,曹军大败。

“偃旗息鼓”即放倒旌旗,停止擂鼓,指隐蔽目标或停止战斗。这一成语比喻公开进行的活动忽然中止,销声匿迹。现在用于隐蔽行迹,不暴露目标的军事行动,或比喻战斗中止,也用于争吵平息。

这个发生在汉中的典故还引出第二个成语“一身是胆”。“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赵云夺曹军粮草之役转败为胜后,刘备非常高兴,第二天他亲自来到赵云营寨视察了解昨日战况,慰问赵云所部土卒,并称赞赵子龙“一身是胆”。 “一身是胆”也作“浑身是胆”。现在用来形容极其勇敢、无所畏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