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是很重视军事的。“兵者,国之大事”,试问夏商周三代更迭,哪回不是铁与血的斗争?春秋战国逐鹿中原,每次交锋莫不死伤枕藉。秦汉的统治传承,打着儒家仁德治国的旗帜,内部运作着法家精密的治理机器,而实际操刀的人,往往是兵家的套路。成者王侯败者寇,军事,往往是封建斗争成败的最后一道关卡。
那么,春秋时期兵家的祖师孙武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司马迁记载的重要对象。
“三令五申”这个成语,正是孙武为吴王阖闾练兵时,留下的治军记忆。
孙武本身是齐国人,算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在吴王阖闾麾下效力,尤其是当时他已经写成兵书十三篇,也就是我们现在奉为经典的《孙子兵法》的前身,现存的篇名分别是《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从现在的篇名中,可以一窥孙子军事思想的全面和深刻。不仅有行军作战的要点,也有外交谋略的配套,勘察地理,判断形势,无一不包,不愧是历代名将尊崇的“红宝书”。
阖闾也算是一代人杰,看了之后大加赞赏,但故意给孙武出了个难题,让宫女们做士兵,检验孙武的实际治军本事。
孙武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吊书袋,他把宫女们分为两队,让吴王最宠爱的两位侍妾分别担任队长,并且给宫女都发放了兵器。
军训开始,孙武进行纪律训话,“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明确告知了列队的方向:“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然后就击鼓发令,宫女们却左摇右晃,不是踩了脚就是撞了头,哄堂大笑。孙武一看这情况,连着不厌其烦地又把军令讲了好几遍,结果宫女们依然是毫不在意,纪律涣散。
结果孙武就动怒了,“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不能三令五申,没把纪律讲明白,那当然是将领的责任,而讲得很清楚了,士兵却不放在心上,装模作样,那就要按军法处置士兵。完了就要拿两个妃子队长开刀。
吴王一看连忙阻止,总不能因为一场练兵就送掉两个爱妃的性命,何况这也不是真的战争。但孙武不依不饶,“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硬是当着阖闾的面斩了两个妃子。
血的教训果然管用,剩下的宫女被镇住了,军事队列立马规规矩矩。吴王总觉得心里不痛快,但又不得不认可孙武的带兵能力。
之后孙武执掌吴国军队,打败西面强大的楚国,逼退北面实力雄厚的齐国、晋国,为吴国的壮大奠定了基础,更奠定了自己在春秋时期不亚于老子、孔子的地位。
孙武去世三十年后,又一位兵家的高人出世,不过他的人生更加跌宕起伏,他就是吴起。
吴起这个人,能力称得上极为出色,甚至还有点文武双全的意思。他早年在儒家的曾子门下学习,后来因为母亲去世,他没有回家奔丧守孝,违背了儒家的理念,曾子难以接受他这种做法,就跟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
此后,吴起弃儒学兵,在鲁国效力。后来发生的事,成为吴起人生里一个为人诟病的污点,“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逐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齐国进攻鲁国,当时鲁国国君鲁穆公正倚仗吴起,但是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这很让吴起的位置尴尬。为了打消主公的疑虑,争取到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吴起“杀妻求将”,用这一极端的方式,断掉自己的退路,表明自己的决心。
指挥作战倒是胜利了,但是“杀妻”的行为,注定是吴起摆脱不掉的噩梦,其他大臣攻击他“残忍猜忌”,终将是鲁国的祸患,搞得鲁穆公也动摇起来,免去了他的官职。
此后,吴起出走魏国,在魏国他大施拳脚,推行“兵农分离”,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进一步推动了职业军队取代临时动员的转变,把魏国的步兵改造成“居有礼,动有威,进不可挡,退不可追”的无敌劲旅——魏武卒,凭借这样的军队,吴起多次击败秦军,使魏国的势力一度上升到战国的顶点。
又是因为权臣间的内斗,吴起被迫奔逃到楚国,在这里他把自己多年来总结的经验全数发挥,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吴起变法”,到这里,吴起真正成了集儒家、兵家、法家思想于一身的人物,二十多年后的商鞅,在秦国大规模变法时也吸取了吴起不少经验。
吴起的措施是有效的,但楚国的社会发展进程远在中原各国之后,保守的贵族们必然成群结队起来反对他,吴起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攻讦。在信任他的国君楚悼王死后,吴起再也没能逃到另一个国家,最终被乱箭射死。
当年简单粗暴的“杀妻”,结局落寞无奈的身死。
很多兵家都是这样,处处急流,便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