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一毛的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九牛一毛(拼音:jiǔ niú yī máo)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九牛一毛指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成语故事天汉二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因李陵事件,而受到宫刑。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与单于遭遇。
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人,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
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
九牛一毛成语寓意:
从一只牛的身上拔出一根毛发对这只牛来说毫无紧要,不疼不痒,可以说毫无损失。虽然从数量上少了一根毛发,但这是极微小的数字,于牛,于牛主人,于整个世界都没有任何的改变。
也就因为这样,司马迁才也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对于社会、别人都是不关紧要的,所以就算自杀了也没有任何的改变。因此才要坚强的活下来,无论面对什么事情,只有坚强活下来,干出一番大事业才能改变“九牛一毛”的命运。
成语告诉人们,无论谁,对于这个世界都是“九牛一毛”的,沉沦、自弃,只是一个人的事,但坚强、积极的生活这不再是一个人的事了,而是会影响到周遭的人和改变身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