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回曲折之术,水到渠成之美——《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讽谏艺术这篇文章,是以梁惠王的一个疑惑开篇的,作为臣子的孟子不仅巧妙地回答了君王的提问,而且适时地宣扬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让君王信服。文章充分体现了孟子机智善辩的语言艺术。一、 君提不解之惑,臣以“战争”相答梁惠王自我感觉对国家的治理已经十分“尽心”。他的“尽心”在文中主要表现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他的疑惑在于,邻国的君主似乎对国家不管不顾,不如他“用心”,可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可能有同学会产生困惑,为什么作为堂堂一国之君,要争人口呢?那么,同学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战国时诸侯各国,人民、领土、政权都是君王的私有财产。这也就意味着,领土越广,人口越多,在诸侯间的地位就愈高,就越有称雄称霸的可能。因为当时没有任何限制,所以老百姓可以自由迁徙,可以自由地选择任何一个富裕的国家作为自己的生活之处。天下百姓,民不过几千万而已,可谓真正的地广人稀。了解了这样的背景之后,我们就能明白,梁惠王关注人口问题是有他的道理的。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文牋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