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 家,有许多格言和 成语 都与这位圣人有关。那么你想了解一些关于孔子的 成语 故事 吗?如果你想知道可别错过了,赶紧和我为一起来了解吧!
成语故事
1、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 自然 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
两个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
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2、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3、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4、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政治 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 历史 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 天下 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的 传说 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政治目标。?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 伦理道德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到其影响。
经典格言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解释: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意思是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解释: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解释:到了严寒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不落叶的。正如?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解释: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5、朝闻道,夕死可矣。
解释: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解释: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8、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猜你喜欢:
1. 关于孔子的歇后语大全
2. 有关孔子的谜语
3. 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名言语录
4. 有关历史名人的歇后语
5. 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是什么
6. 古代教育家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