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载道
形容群众到处称颂
口不二价
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口不应心
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
口不择言
情急时说话不能选用恰当的言词。亦指说话随便
口传心授
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口呆目瞪
嘴说不出话,眼发直。形容很吃惊的样子
口呆目钝
见“口呆目瞪”
口耳相承
谓接受传闻
口耳相传
口说耳听,递相传授
口耳之学
语本《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谓只是耳听口说的学习。后用以指道听途说的肤浅之学
口沸目赤
谓口沫横飞,眼睛发红。形容人情绪激动,声色俱厉的神态
口服心服
不仅口头表示信服,内心也信服
口含天宪
谓言出即为法令。形容把持国政,有生杀予夺之权。天宪,指朝廷法令
口角春风
①谓言谈如春风吹拂万物,能助之生长。喻指为人美言,助成其事。②形容能说会道
口角风情
口头表示的情爱
口角生风
比喻说话流利
口口声声
①形容不住地陈说、表白或把某一说法经常挂在口头。②谓不住地说话或歌唱
口口相传
口头传布或传授
口快心直
有话就说,性情直爽
口蜜腹剑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后因以“口蜜腹剑”比喻嘴甜心毒
口乾舌焦
见“口燥唇乾”
口乾舌燥
见“口燥唇乾”
口轻舌薄
形容说话刻薄
口如悬河
见“口若悬河”
口若悬河
亦作“口如悬河”。亦作“口似悬河”。说话象河水下泻,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口是心非
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
口是心苗
犹言为心声
口说无凭
单凭口说,不足为据
口似悬河
见“口若悬河”
口诵心惟
见“口诵心维”
口诵心维
口里念诵,心里思考
口无择言
谓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
口衔天宪
见“口含天宪”
口谐辞给
谓言辞诙谐敏捷
口血未乾
古人歃血为盟,结盟者以牲血涂口以示诚信。因谓定盟未久为“口血未乾”
口壅若川
《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后因以“口壅若川”喻禁舆论之害
口燥唇乾
亦作“口乾舌燥”。亦作“口乾舌焦”。形容口渴、焦灼或说话过多
口直心快
想什么便说什么
口中雌黄
谓随口更改言论不当处,如用雌黄蘸笔,涂改错字
口诛笔伐
用言语或文字宣布、声讨敌对者的罪行。也用于谴责坏人坏事
口坠天花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於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薰於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