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 读音nán yuán běi zhé
(南辕北辙,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典出《战国策·魏策四》:“ 魏王 欲攻 邯郸 , 季梁 谏曰:‘今者臣来,见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 楚 。’臣曰:‘君之 楚 ,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 楚 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 楚 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 楚 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於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 邯郸 ,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 楚 而北行也。”)成语出处
1.《战国策》:“犹至楚而北行也。”
(注:《战国策》,国别体 史书,是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辑的)。
刘向 (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 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 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2.清.魏源《序》:“南辕北辙,诬圣师心,背理害道,不可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