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无措。
手足无措(拼音:shǒu zú wú cuò)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论语·子路》。手足无措指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常用于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状语、定语、补语。
成语出处:先秦《论语·子路》:“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后世据“无所措手足”引申出成语“手足无措”。
成语寓意: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事一定要有正当的根据和理由,道理才讲得通,做事才有章法可依,否则就会乱套。在生活中,面对手足无措的突发情况时,人们应该不紊乱、不慌张,冷静的分析比较、综合判断、合理推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迅速做出最佳的反应。
成语运用
1、成文用法
“手足无措”指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常用于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状语、定语、补语。
2、运用示例
唐·白居易《谢蒙恩赐设状》:“臣所以凌兢受命,俯伏荷恩,心魂不宁手足无措。”唐·姚思廉《陈书·卷六·后主本纪》:“自画冠既息,刻吏斯起,法令滋章,手足无措。”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正忧疑不定,忽报宋兵到了,惊得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