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调腔是古老的戏曲声腔之一,又名“掉腔”、“绍兴高调”、“新昌高腔”,以新昌为中心,流布于浙东绍兴、萧山、上虞、余姚、嵊县、宁海等地。
由于新昌调腔长期在浙东山区活动,演员又多来自新昌、宁海、奉化交界处的山坑冷岙,受外来影响较少,依然保留其固有特色,对余姚腔探索研究有一定价值。
明代,越地出现调腔,调腔一名最早见于明末清初绍兴人张岱《陶庵梦忆》:
朱楚生,女戏耳,调腔戏耳。
张岱《陶庵梦忆》所说的朱楚生,是当时著名的调腔戏演员,女戏是指唱新昌调腔的女戏子。
新昌调腔以其“不托管弦、徒歌干唱、人声帮接、锣鼓伴奏”为其演唱特点。新昌调腔流行于旧绍兴府、台州府所属各县和宁波、舟山、温州及浙西等部分地区。
到了清代,新昌调腔的班社可谓遍地开花,单是新昌一地就有宋凤台、老凤台等几十家演出团体。当时有句俗语叫:
年终封箱,演员返乡,
说声做戏,即可登场。
由此可见当年盛况。
清代初期,新昌调腔进入全盛期,以杭州为中心向四外流传。曲牌体、唱腔有调腔、昆腔、四平,以调腔为主,并有帮腔,是绍兴地区唯一以南北曲为剧本。明末至清多中叶,新昌调腔与昆腔一起在绍兴盛行。
清代末期,昆腔趋向衰落,而新昌调腔独受宁、绍、温、台一带观众欢迎。绍兴城里有群玉班,新昌先后有老凤台、凤舞台、大通元,俗称有12副半新昌调腔班,从业人员达200人。
1959年,新昌县成立专业高腔剧团,调腔即以新昌高腔之名入载典籍。虽历经曲折,新昌调腔仍活跃于舞台。
新昌调腔的唱腔系曲牌联套体,在长短句中偶尔有三、四、五、六、七言的不同叠句。唱时每句句尾大多采用一字或数字帮腔,或迟一拍用不同旋律重复句尾几字,帮腔都由乐队以人声帮和,每个乐句的旋律趋向下滑,故有人认为调腔即掉腔的讹音。
新昌调腔的伴奏不用管弦,只有打击乐,分文武场,不同音色的文武场打击乐器有28种之多,后因受当地昆腔和乱弹剧种影响,在极少数折子戏中增加了笛子及板胡伴奏,仍保留尾音帮腔,演员称它为“四平”。
新昌调腔音乐可分为剧唱音乐和场面音乐两部分。剧唱音乐由文、乐两者构成。文就是唱辞,乐就是唱腔。剧唱的文体以曲牌为基本结构单位。
新昌调腔唱词严谨,曲牌丰富,传统曲牌360多个,分套曲和只曲两大类。套曲由多个曲牌按一定规律连缀而成,有点绛唇套、新水令套、一枝花、九转套、梁州序套等32套。
只曲是由单一曲牌作反复演唱,有桂枝香、孝顺歌、驻云飞、风入松、急三枪等37支,其中,风入松、急三枪两支连缀体中,竟还能找到唐宋时期古典歌舞踏歌和转踏的遗响,真是弥足珍贵。在浙江各路调腔曲牌中,新昌调腔曲牌最为丰富。
新昌调腔不用管弦伴奏,仅以打击乐配合演出,后因受昆曲和乱弹的影响,在少数折子戏中采用笛子和板胡伴奏。调腔的伴奏乐队构成极为简单,仅由6人组成,负责鼓板、小锣等的演奏。
现代的新昌调腔唱腔中已夹杂着各种各样的乐器,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变化而成的。
新昌调腔剧目丰富,贯穿了整部戏曲发展史。有始于北宋的目连戏、始于宋南渡时的老南戏、形成于元代的元杂剧、明清时期的传奇剧,直至近现代的新编历史故事剧和现代剧。
新昌调腔剧团又是全国唯一能演元杂剧《北西厢》、《汉宫秋》的表演团体。
目连戏是我国最早的戏曲表演形式,而新昌调腔目连戏在我国目连戏大家族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在167出剧目中,人无我有的曲目多达72出。特别是《无常》和《女吊》深受鲁迅先生的喜爱,并撰文对唱腔、表演、音乐、服饰等作了详细介绍。
新昌调腔演唱风格独特,最有代表性的是干唱、帮腔和叠板。其中帮腔是演员在演唱时,唱腔的句尾由后场帮唱或接唱。
它既不是简单的一唱众和,更不是其他戏剧中常用的那种幕后合唱,而是根据剧中人当时的心理状态和典型环境有规律、分层次地予以应和。同样一句唱词,在新昌调腔中通过帮腔这一形式,就能达到其他音乐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
干唱是一种“不托丝竹,锣鼓助节,前场启齿,后场帮接”的古老唱腔形式,如果没有相当高的演唱技巧,是难以把握的。
新昌调腔还有一个独特的曲谱符号蚓号,因形似蚯蚓而得名。它附注在古抄剧本的唱句之旁,是一代一代的新昌调腔老演员积累并辗转相承的,调腔演员就是根据这些特定的曲牌和蚓号唱出不同的腔调的。
新昌调腔由于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唱腔风格,不但古戏演得好,贴近生活的现代戏演来也十分得体,所有通过新昌调腔排演的剧目不但深得戏曲界专家学者的好评,广大人民群众对此也喜闻乐见,档次之高,居南方片折子戏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