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罪羊原指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罪过的人。其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宾语、定语等,含贬义。
出处
“替罪羊”成语出自《圣经·利未记》16:“亚伦把两只山羊安置在会幕门口,为那两只羊拈阄,一阄归与耶和华,一阄归与阿撒泻勒。归与耶和华的羊献为赎罪祭,归与阿撒泻勒的羊要活着安置在耶和华面前,用以赎罪,打发人送到旷野去,归与阿撒泻勒。将两手按在羊头上,承认以色列人诸般的罪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把这罪都归到羊的头上,借着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旷野去。要把这羊放在旷野,这羊要担当他们一切的罪孽,带到无人之处。”?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替罪羊的记载。《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棘,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欤?’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后来,“替罪羊”作为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成语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