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蒙古包”的句子
1. 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2. 突然,蒙古包的门被撞开了,一个身穿草绿色长袍,腰间像大人一样宽宽地扎着红绸腰带的七八岁的男孩,骑着一根长长的柳条子,身上还挂着马枪、弓箭,横冲直撞地跑进来…… 3. 万树园内不施土木,而按蒙古族的风俗设蒙古包数座。 4. 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
5. 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 6. 蒙古包的顶端有个大洞,除了可以排出火烟,还能引进阳光。
7. 在城区以东的蒙古包区,温度已然在零度以下。多尔修仁白天拉着马车兜客,晚上则出售柴火煤炭。
他每年夏天还要回到阿勒坦布拉格附近的大草原,照料牲口。 8. 他们住蒙古包,穿蒙古袍,说蒙古话,也过着蒙古游牧生活。
9. 这里建有多顶蒙古包,设备齐全,可为伍宴冲客人提供住宿服务。 10. 朝阳区蒙古包,北京和睦家医院,朝阳区将台路2号。
11. 众所周知,一个富有的牧民,意味着为他的蒙古包配备一个卫星天线和一个太能能面板,并拥有一辆摩托车。 12. 牧民以肉,奶制品和面,多住圆形蒙古包,农区多住砖瓦房。
13.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称的“格尔斯”。
自从有蒙古族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祥燃蒙古包。 14.因为很容易拆装,有利于放牧时搬迁流动。
这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究竟是何时开始使用的,无人知道确切的时间。
15. 蒙古包成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数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
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头双峰骆驼驮着,运到下一个落脚点,再重新搭起帐篷。 。
2. 描写蒙古包作文400字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住着蒙古包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是用马奶招待客人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民族是穿着大袍、腰带、靴子呢?
传说在仕尔伯特人游牧的地方,有一座高耸入云的纳德山。山顶终年积雪,云雾弥漫,泉水泛涌而成的山湖,清澈如镜,人们都说这是天神的隐居的地方。一天,一位年轻的猎人在山顶湖岸忽然发现一群仙女在湖中嬉戏,那婀娜的身姿,动人的笑语,使猎人惊羡不已。他悄悄拿来一副套马的皮挎索隐身窥伺。仙女们尽情的追逐戏耍,丝毫不觉。猎人飞来皮挎索套住其中一名仙女,其他人惊慌躲入云端。猎人向仙女求爱,仙女答应了。不久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便成刀绰罗斯家族的祖先。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现在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
3. 形容蒙古包的句子1、看到您那汗津津的马儿,知道您从远方来;客人来自腔歼天山外,草原把我们连起来。请喝这杯马奶酒,奶酒杯杯表胸怀;都说客人酒量好,我们想同您赛一赛。听着这歌儿,你能不喝?看着那一张张真诚而热情的笑脸,还能有什么理由拒绝和推脱的吗?
2、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
3、圆圆的淖尔,孕育着蒙古包倦倦的倒影。屏气息声的夜,用黑茸茸的羽毛搂着……月亮点起烛火,也在静静地加温呢!啊,带着一弯袅袅炊烟,啄破凝固的梦——早晨,蹒跚在牛的蹄印里。那闪烁着彩色袍裙的乳香,湿漉漉地哺育着这个雏儿……终于,披上霞,牵着歌,爬上风力提水机的风车,把住小四轮拖拉机的方向盘……嬉戏了一阵儿,又跨上骏马,赶着畜群;山坡、草滩、花簇、树荫,都留下她的芳踪倩影。
4. 形容西游记的四字成语1. 半路出家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2. 不打自招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
3. 不识高低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4. 不知好歹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5. 趁火打劫趁:乘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6. 重生父母重:重新。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7. 出头露面指在公开场合出现。也指出风头。
8. 撮土焚香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指旧时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
9. 大显神通神通:原为佛家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特别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明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