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如何推断文言实词词义
准确推断文言实词抄词义,需要以大量的文言文和历史的知识为基础。通过深厚的积累,才会有这个意识。
例如:水、江、河等,早期的文言文专指河流、长江的下游段、黄河。但这个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后来的文言文可以指现代意义的水、江、河。
当你积累了比较丰厚、扎实的基础之后,就可以根据作者所处时代去判断。我们学习的实词古今义,大多以远古与近古作比较,缺少“中古”这个阶段。这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难点。
在考试中,应以教材为基础,否则有可能被扣分。
如何推断文言实词词义
1,形训推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
A,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B,若少屈,冀得一归觐(1998年高考)
A句“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就可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B句“觐”为形声字,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2,声训推断法:(通假推断法)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
A,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A句“顿”与“钝”读音相近通假,“钝”的含义是“不锋利”,那么“甲兵顿弊”就是“甲弊兵钝”,意思是“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利了。”B句“要”与“邀”同音通假,推断“要”的意思是“邀请”。
3,词性推断法: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
A,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B,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C,变姓名,诡踪迹
D,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A句为对仗句,“据”对“拥”,“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的意思,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B中借助“良”推断“劲”应为形容词,进而解为“硬的、强有力的”。C句中借助“变”推断“诡”应为动词,解为“隐蔽”。D句中借助“戴”将“腰”解为“腰上佩戴着”。
4,语法结构推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由结构推断词性,进而推断词义。
A,楚王贪而信张仪
B,信义著于四海
在A句中“信张仪”是一个动宾结构,因而推断“信”作“相信”讲;在B句中“信义”是句中主语,推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
5,联想推断法:通过课文中有关语句中的用法,互相比照,确定其实词的含义。
A,金人曳出,击之败面(1998年高考)
B,使老弱女子乘城(2001年高考)
在A句中,我们联想到《口技》中“曳屋许许声”,《送东阳马生序》中“当余从师也,负箧曳屣”,还有成语“弃甲曳兵”中的“曳”都是“拖、拉”的意思,进而推断这句中的“曳”作“拉”讲,省略了宾语“之”。在B中,我们联想到《氓》中“乘彼诡垣,以望复关”,《涉江》中“乘鄂渚而反顾兮”,两句中的“乘”都是“登”的意思,进而推断此句的“乘”作“登”讲。
文言文中有哪几种推断方法
是文来言实词的推断吗源
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邻词推断法 成语对应法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联想推断法(联系所学过的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 代入检验法(还原法)
合体拆分法
推断文言实词词意的方法
你自己不都说了吗
拿“其”这个字来说好了,它本身可以指代“他、她、它”“他的内、他们容的”
“那个、这个”光这三种义项已经占据了80%的文言文中“其”的意思,而真正根据语境来判断可以借鉴韩愈的《马说》最后一小节中,带"其"的两个反问句,根据语境,不可能是上述三种义项,故而推测是特殊用法表示“难道”、“大概”的两个语气词,至于为什么一个是“难道”另一个是“大概”就要看句意了。
如何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水平,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对学好文言文和应试都大有裨益。一、以形推义,联系语境 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我们能够从汉字的字形来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苦时说:“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能否理解该句的关键是对“怠”字的掌握程度。据造字法我们可知,“怠”是个形声字,从心台声。其形旁“心”,本义为心脏。从“心”的字的含义大多与人的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及人的道德品质有关。知道了这些。再联系“手指不可屈伸”一语和“弗”等词语,可推断出这里“怠”的含义是由本义“怠慢、轻慢”引申出来“懈怠”的意思。二、联系上下文,作语法分析 即审察该实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确定其词性,以此来推断其意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三,联系上下句,作结构推断 (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四,联想教材 中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如果平时熟读课文,并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实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根据课文中类似的例句来解释有关实词的含义,找到正确答案的可能性也就非常大。 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高中文言文实词联想推断法10例!!!
//blog.cersp/index/1166115.jspx?articleId=1468069
如何判断某一实词,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都有哪些方法
首先,要注意词的活用问题,这是把握实词意义的重要环节。文言文经常专将属名词、形容词用为动词,如“有君不君,有友不友”,前一个君是名词,指君主,后一个君是动词,表示事俸、为君主做事;前一个友是名词,指朋友,后一个友是动词,表示结交、交往。
第二,要注意古今异义词。文言文有很多实词古今不同义。如“河”,通常指黄河;“(长)江”,通常指长江下游。
第三,不可望文生义,要养成翻字典的好习惯,对照字典所列的义项一一对照,根据文意,选择最准确的那一项。
第四,注意文言文词、词组与现代汉语的差别。文言文通常是单音节词,凡是双音节的东西(两个字的),大多是词组或不相关的相邻字,很容易误判。如“地方千里”的地、方是两个词,指土地的方圆(面积),容易误判为双音节词“地方”。
推断文言虚词词义的几种方法
一、词性分析法
许多虚词兼有几种词性,在不同的句中具有不同的词性,词性不同其意义、用法也往往不同。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①中的“则”是副词,在句中表示断判、确认,可译为“就是”。②中的“则”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
二、语境推断法1.依据相关文句的含意辨析虚词。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崤之战》)
晋襄公放走秦囚后,遭到原轸怒斥,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秦国三位将军却已经上船离开了。可见,此处“则”是连词,连接的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可译为“已经”“倒已经”。2.依据在句中的位置辨析虚词。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之”字用于动词和宾语之间,表示对宾语的复指,是个代词,译为“这”。
三、比较推断法1.比较意义虚实,推断虚词意义与用法。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以”,应该是动词(实词),意思是“认为”;②中的“以”,则是介词(虚词),意思是“用”“拿”。2.比较用法异同,推断意义与用法。
同一个虚词,具有不同的用法,这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①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②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魏公子列传》)①中的“故”是连词,表因果关系,②中的“故”是副词,有“特意”“故意”的意思。3.比较语法关系,推断意义与用法。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粗看两个分句句式相同,两个“于”字用法意义当然也该相同,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两个句子的语法关系并不一样。“祸患”与“积”是主动关系,而“智勇”与“困”是被动关系,所以两个“于”字意义也不一样,前一个意思是“从”,而后一个意思是“被”。
四、句中求意法1.将虚词义项代入句中,确认正确义项。
识记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中去,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要求辨析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有把握的句子中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反之,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这种方法对解答高考虚词题尤其重要,因为高考题一般都要给出一个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例子,只要我们对这个句子中虚词的理解是正确的,就很有希望答对这个题目。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这两句,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庖丁替文惠君宰牛”,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五、标志确认法(1)特殊文言句式中的虚词。如表示判断的“者”“也”“乃”等,表示被动的“见”“为”“为……所”等。(2)固定句式中的虚词。如“无乃……乎”“何……为”等等。(3)部分兼词。如“诸”(之于、之乎)“焉”(于此)“盍”(何不)“叵”(不可)等。
怎么推测文言实词意思从语法角度分析下,顺便讲下单音变双音具体怎么做==高三语文总复习
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一次,写了半个小时经验总结,结果石沉大海。你悬赏100财富,至少你会采纳,会看完我的回答吧,那就值得我为你再答一次。
文言文的起源就是上古日常生活口语,是大白话!只不过文字一直没变,口头语一直在变,两者越来越脱节,到最后完全成为两个系统,到了不学习根本看不懂的地步。大约在战国以后,文言文和口语彻底分离了。至少在孔子的时代,文言文还是大家平时说的大白话,《论语》就是孔子日常讲话记录。
所以你不要害怕文言文,推测文言文的意思当然有技巧了。文言文的套路一***就那么多,所谓文言现象: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特殊句式里的各种倒装句和词类活用是重点,这我帮不了你,你必须把这几种套路学会,这是前提和基本。
会了套路,剩下的就是猜,也是我教你的技巧。因为文言文离我们至少一两千年,很多难点不在于句式(所谓句式就是套路),难在于各种实词的意思发生了转变。怎么猜呢,用你不懂得那个字去组词,组的词语越文雅,越书面,现代人使用的越少,就越接近文言文古义。比如成语,大多是一千多年前形成的,成语里的字义几乎全是文言文古义。比如”抱薪救火“,意思是抱着木柴去救火,你看到这个成语就明白”薪“的意思是木柴。可是把”薪“放到一篇文言文里单独出现,你就不一定想起来”薪“是木柴的意思。
所以你去组词,通过多个你知道意思的词语反推这个字的古义,这招特别实用。比如我问你”党“在文言文里什么意思?你不一定想的起来,那就组词,党同伐异,党争,朋党等等,就会发现”党“有一个***同的意思就是做朋友或者结成一个小集团。
单音变双音,因为文言文是一字一义,比如妻子,文言文里一定是一个字表示一个意思,妻子就是妻子和子女,两个单音字”妻“和”子“,翻译后成为两个双音词”妻子“和”子女“。这就是单音变双音。这个很简单。
满意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