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故事 - 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的成语反映了那一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的成语反映了那一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

1.围魏救赵,反映史实:庞涓兵围赵国,孙膑使齐军兵指魏国大梁,庞涓不得不回师解救魏国都城之围,赵国之围解除。启示:凡事不要一味正面直接处理,可以从旁或借别人的力量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结果。退避三舍,反映史实:晋楚争霸期间,晋文公重耳由于先前受楚王收留之恩而在与楚军阵前命令晋军主动后退以报楚王之恩。启示:报恩是一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假道伐虢,反映史实:晋国想要攻打虢国,向虞国借道,允诺灭了虢国后虞国会有好处,虞国国君信以为真,答应晋国。谁知晋国灭掉虢国后回来的路上顺道把虞国也灭了。启示:虞国国君忽略了唇亡齿寒的道理,虞国、虢国都是小国、弱国,晋国是强国,二弱国如果先订立同盟,虞国国君如果能认清形势,就不会借道予晋国,导致国灭。2.炎黄子孙始源传说在四千多年以前,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居住着许多氏族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黄帝部落居住在中国西北部现今陕西省的地方,后来向东迁徙,最后定居在今河北涿鹿一带的山弯里,过着游牧生活。炎帝部落在今陕西省渭河流域至黄河中游一带活动。蚩尤部落又称为“九黎族”,居住在中国东部今山东、河南一带。这三个部落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曾在今河北北部一带,发生过数次大的战争。

炎帝部落从渭河流域进入黄河中游以后,与蚩尤部落发生了长期的冲突。炎帝被蚩尤打败以后,逃到了河北涿鹿,投靠黄帝部落。后来,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在涿鹿大战一场,蚩尤战败,被黄帝部落杀死,黄帝取得了胜利。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涿鹿之战”。

黄帝对蚩尤部落成员采取安抚政策,留在北方的蚩尤部落成员就加入了炎黄部落。其他部落听说蚩尤已死,对黄帝佩服得五体投地,大家***同拥戴他为天子,黄帝就在涿鹿建都。

打败蚩尤以后,炎帝部落要争做霸主,与黄帝部落又发生了大冲突。炎帝和黄帝这两个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怀来一带)又大战一场,结果炎帝被打败,归服了黄帝部落。后来,他们的后裔就从河北一带向南发展,进入黄河流域,定居中原,经过长期的***同生活,***同繁衍,互相融合,***同组成了中国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奠定了后来华夏族的历史基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黄帝部落的力量比较强大,文化也比较高,原始社会劳动人民的许多发明创造都记在黄帝的名下,黄帝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以后这一部族逐渐发展,居住在中原地区原来不同祖先的居民,都自认为是黄帝的子孙。春秋(公元前770至前476年)以后,这些居民自称为华夏族,到汉朝以后称为汉族。后世的汉族人就把黄帝尊称为自己的祖先,自称是“炎黄子孙”。

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营建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是天下中心,故称为“中土”。而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又是华夏族,所以又把这地区称为“中华”。后来,华夏族和其他各族不断融合,华夏族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高度发展的华夏族文化逐渐扩展到全国各地,“中华”便逐渐成为代表整个中国的名称,“炎黄子孙”也随之带有更广泛的含义。

华夏儿女始源有人说,华是指华山,夏是指夏水,即汉水,难道华夏儿女狭义所指就是华山脚下,汉水流域远祖繁育的后代?但我们只要注意南方发音,就会明白, “华”的读音就是“娲”,娲指的就是 “女娲”;“夏”的读音就是“羲”,羲指的就是“伏羲”。所谓华夏儿女实际是娲羲儿女。在中国古代,所谓姓氏其实是女生氏,有了女人就有了氏族,女是氏族之祖,所以娲是排在羲的前面的,但到了父系社会,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女娲、伏羲时代太远,促使炎黄时代反串为主,娲羲儿女反变成了炎黄子孙,而散落在中华之外的娲羲儿女(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西方人)则为了体现男人的地位,把他们的祖先娲羲改称羲娲(翻译为夏娃)称他们自己为夏娃(羲娲)的传人。 3.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前线的兵力对比应该是1:4,即20000VS80000,结果曹操大破袁绍。告诉我们古代作战的一个浅显道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古代作战中粮草相当重要,演化到今天的军事上来说就是作战双方的后勤补给影响着战局的导向。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兵力对比 曹操号称80万,实际兵力20来万,投入赤壁战场水陆兵力近7万

周瑜精兵水师3万,刘备1万,刘琦1万多,投入赤壁水陆兵力近6万

结果曹操大败。古代作战中也逐渐发展到专门兵种的较量,曹操虽然人数占优,但其最终目的还是和孙权路上决战,他从一开始就忽略了水上的军事交锋。赤壁大败让曹操意识到水兵的重要,由古视今,现代化军事必须由多兵种配合作战才更有胜率。夷陵之战兵力对比:据《三国志》大略叙述,刘备率领七至八万蜀汉军队,其中多为陆军,少数水军乃驻守江州的关兴部队;而东吴派陆逊率领大约五万军队。结果刘备大败。现代作战更应该因地制宜,才能发挥己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