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故事 - 方寸已乱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方寸已乱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1442 成语 方寸已乱 注音 ㄈㄤ ㄘㄨㄣˋ ㄧˇ ㄌㄨㄢˋ 汉语拼音 fāng cùn yǐ luàn 释义 方寸,指心。

「方寸已乱」形容心绪烦乱。

语本《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

典源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

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

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

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

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

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

先主1>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2>与徐庶3>并从,为曹公4>所追破,获庶母。

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5>王霸之业6>者,以此方寸之地7>也。

今已失老母,方寸须霺,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遂诣曹公。

〔注解〕(1)先主:指刘备(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

东汉灵帝末年,讨黄巾贼有功,遂为安喜县尉。

密诛曹操不成,潜逃。

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

后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与汉中,自立为汉中王。

西元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称帝,国号汉,年号建章。

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諡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

(2)亮: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

避乱荆州,刘备三访其庐乃出。

为人足智多谋,忠心耿耿。

曾败曹操于赤壁,佐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

刘备殁,辅助后主刘禅,封武乡侯。

志在攻魏以复中原,乃东和孙权,南平孟获,与魏长期争战,后鞠躬尽瘁,卒于军中,諡号忠武。

(3)徐庶:字元直,三国蜀颍川人,生卒年不详。

少好任侠击剑,中州兵起,乃客荆州,与诸葛亮相善。

刘备屯兵新野,往见之,为备所重。

后其母为曹操所获,遂辞备归操。

及魏初,官至御史中丞。

(4)曹公: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人。

有雄才,多权诈,能文学。

起兵击黄巾,讨董卓,渐次剪削诸雄,自为丞相,拜大将军,爵魏公,旋进爵魏王,加九锡。

后卒于洛阳,子丕篡汉。

追諡武帝,庙号太祖。

(5)图:谋取、谋求。

(6)王霸之业:指登基为帝,统治天下。

(7)方寸之地:指心。

典故说明 「方寸已乱」原作「方寸须霺」。

「方寸」指心,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形骸且健,方寸甚安。」

「形骸」是指身体,「方寸」就是指心。

「方寸已乱」就是指心绪受到影响,非常烦乱,出自《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

三国时,蜀国大将徐庶很有才干,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重用。

魏国的曹操也很赏识他,想将他延揽过来为自己做事,便在一次战役中俘虏了他的母亲。

孝顺的徐庶听说母亲落入敌人的手中,心情很乱,便对刘备说:「我本想助你完成大业,但今天母亲被俘,我方寸须霺,无法对你有所帮助,请就此别去。」

于是离开了刘备,归附曹操。

「方寸须霺」就是指心情很烦乱,手足无措。

后来「方寸已乱」这句成语就由此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心绪烦乱。

出现「方寸已乱」的书证如宋.洪迈《夷坚支志庚.卷八.王上舍》:「吾方寸已乱,何暇迁延!」 书证 01.宋.洪迈《夷坚支志庚.卷八.王上舍》:「吾方寸已乱,何暇迁延!」02.《聊斋志异.卷三.庚娘》:「生挥涕惊出,女子已至,殊非庚娘,乃王十八妇也。

向金大哭,请勿相弃。

金曰:『我方寸已乱,何暇谋人?』」03.《野叟曝言》第四一回:「我岂不知,只是方寸已乱,不繇妹子做主哩!」04.《官场现形记》第三回:「你们别吵!我此刻方寸已乱,等我定一定神再谈。」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心绪烦乱。

使用类别用在「烦燥慌乱」的表述上。

例  句<01>发生这件意外,她方寸已乱,不知该怎么办。

<02>方寸已乱的他经过几天的调适,才恢复平静。

<03>此刻他方寸已乱,我们还是不要再来烦扰他了。

<04>对方辩友出其不意地攻击后,我方队员方寸已乱,大大失去水准。

近义词: 六神无主,心慌意乱,心乱如麻

反义词: 辨识 参考语词 方寸须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