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之若鹜
qū zhī ruò wù
[释义] 趋:奔赴;旧附快走。鹜:鸭子。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急着赶去。
[语出]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十一:“毕尚书弘奖风流;一时学士文人趋之若鹜。”
[正音] 之;不能读作“zī”。
[辨形] 鹜;不能写作“物”。
[近义] 如蝇逐臭 如蚁附膻
[反义] 敬而远之 无人问津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补充式。
[辨析] ~和“如蝇逐臭”有别:~所“趋”的不一定是不好的事物;而且总是多数人;“如蝇逐臭”所“逐”的全是不好的事物;可以是多数人;也可以是一个人。
[例句]
①个体摊贩的收入较多;许多人~;弃工经商。
②上海龙华一带;旧有桃树极盛;每逢春光好时;游人~。
[英译] go after in a swarm
鹤立鸡群
hè lì jī qūn
[释义]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语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嵇绍)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正音] 鹤;不能读作“háo”。
[辨形] 立;不能写作“力”。
[近义] 出类拔萃 超群绝伦
[反义] 相形见绌 滥竽充数
[用法] 含褒义。用来表示不平凡的人。一般作宾语、定语、状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见“出类拔萃”(167页)。
[例句]
①把她比方成~也许并不确切;实在说;她是端坐在马上的一尊傲然不可屈的神像。
②正在谈论;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一般。
[英译] stand out in the crowd
[成语故事]
晋朝皇室有个侍卫官中嵇绍,他是魏晋之际“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体态魁伟,聪明英俊,在同伴中非常突出。晋惠帝时,嵇绍官为侍中。当时皇族争权夺利。互相攻杀,史称为“八王之乱”,嵇绍对皇帝始终非常忠诚。有一次都城发生变乱,形势严峻,嵇绍奋不顾身奔进官去。守卫宫门的侍卫张弓搭箭,准备射他。侍卫官望见嵇绍正气凛然的仪青,连忙阻止侍卫,并把弓上的箭抢了下来。不久京城又发生变乱,嵇绍跟随晋惠帝,出兵迎战于汤阳,不幸战败,将士死伤逃亡无数只有嵇绍始终保护着惠帝,不离左右。敌方的飞箭,象雨点般射过来,嵇绍身中数箭,鲜血直流,滴在惠帝的御袍上。嵇绍就这样阵亡了。事后惠帝的侍从要洗去御袍上的血迹,惠帝说“别洗别洗,这是嵇侍中的血啊!”嵇绍在世时,有一次有人对王戌说“昨天在众人中见到嵇绍,气宇轩昂如同野鹤立鸡群之中。”后来就用“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行很突出。
不胫而走
bù jìng ér zǒu
[释义] 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却能跑得很快。后形容事物不待推行;就到处流传。
[语出] 北齐·刘昼《新论·荐贤》:“玉无翼而飞;珠无胫而行。”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辨形] 胫;不能写作“径”或“经”。
[近义] 不翼而飞
[反义] 秘而不宣
[用法] 比喻不经宣传、推广就迅速流传开来。一般作谓语、状语。
[结构] 紧缩式。
[辨析] ~和“不翼而飞”;都比喻不用宣传就迅速地传播。但“不翼而飞”还能比喻东西突然无故丢失;~没有此意。
[例句]
①胜利的消息~;不到半天;全县都知道了。
②中国队获胜的消息~;迅速传遍大街小巷。
[成语故事]
三国时,吴国的孙策对有才之士十分妒忌,常常借故将一些有才能者杀掉。
有一个名叫盛孝章的有才者住在东吴,是孔融的好友。他为人耿直、孤傲,一向为孙策嫉恨。孔融时时为他担心,生怕他被孙策杀掉。一天,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介绍了盛孝章的情况,劝曹操招纳盛孝章。孔融在信中写道:“如果要光复汉室,就先得着实求贤;而要得到贤人,就要尊重贤人。”他打了个比方道:“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以:因,意指:珠玉本来是没有脚的,它之所以会落到人们的手中,就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何况贤人是有脚可以行走的呢?)孔融还在信中强调:“只要尊重贤才,贤才就会跑来。”
“不胫而走”一成语便出于此。原喻贤才投奔慕贤者。后用于比喻事情还没推行就传开了。亦作“无胫而行”、“无足而走”、“无胫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