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雷池真的存在。
在安徽省望江县东部,在地处楚头吴尾的皖西南沿江地带,是广阔的水网密布地区,古时候统称为大雷水。而其下游则在今日的望江县东部积而成池,这便是汉语成语词典中“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出典处——“古雷池”。追根溯源。昔日的“古雷池”便是今天的安徽省望江县雷池乡境内。
成语出处
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这句话后演化为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
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世族权贵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其中,晋明帝皇后的哥哥庾亮,在晋成帝即位后担任中书令,职掌中央大权,受到晋成帝的赏识。
凡是朝廷大事,晋成帝都要听取他的意见。对此,镇守历阳的苏峻将军十分不满:我沙场屡建战功,庾亮凭什么青云直上!当时西部边境很不安宁,庾亮推荐大臣温峤到江州任刺史。
不久,庾亮接到密报:历阳太守苏峻企图谋反。庾亮没有马上采取果断行动,而是想骗苏峻到都城建康来做大司马。大臣们都认为这个方法不妥,温峤也写信劝阻,但庾亮不听。
苏峻接到朝廷的通知后,敏感地觉察到朝廷已对自己生疑,于是索性发兵进攻都城。温峤得知这个消息,一方面请求庾亮允许他率兵从小路进入建康保卫京都,一方面号召将士们做好各种准备。
不料,庾亮对苏峻的反叛力量估计不足,认为温峤那里的防务非常重要,不希望他率兵来护卫都城。他写信给温峤说:“我对西域敌人的担心,超过了对历阳叛兵的担心,你必须留在原地,不要越过雷池一步。”
由于庾亮低估了苏峻反叛的力量,温桥在江州按兵不动,结果苏峻进攻建康时没有受到大军的阻挡。尽管庾亮率军迎战,建康还是陷入了苏峻之手。
庾亮赶紧去投奔温峤。温峤并不责怪他,而是请他守卫白石营垒,自已加紧操练水军,准备歼灭叛军。
苏峻的一万士兵很快抵达白石,与仅有两千人马的庾亮展开血战。庾亮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击退了叛军。后来,庾亮、温峤等人终于杀掉苏峻,平定了叛乱,弥补了因“无过雷池一步”战略错误而造成的损失。
成语寓意
庾亮让温峤不要跨越雷池一步,是对形势的错误估计,从战略上看是十分不明智的。之后人们就用“不敢越雷池一步”形容墨守成规、不敢推陈出新,难以适应局势的变化,总把行动控制在可操纵范围内的做法。每件事或某种状况都有一个固定的界限和标准,以此作为衡量的标准。
“不敢”跨越虽是一个人的勇气和胆量的问题,但更多的是一个人能否遵守标准的观念。而“不得”是规定性的字眼,硬性要求必须遵守,属于客观的标准。
“不敢越雷池一步”告诫人们要遵守某事物的规律,在允许的范围和界限内活动,一旦超出便会得到相应的惩罚或承受“跨越”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