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说是在中国三国时期或魏文帝时代,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可见火锅在中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
《魏书》记载,三国时代,曹丕代汉称帝时期,已有用铜所制的火锅出现,人们使用火锅煮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但当时并不流行,后来随着烹调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各式的火锅也相继闪亮登场。到北宋时代,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到了清朝末期民国初期,在全国已形成了几十种不同的火锅而且各具特色。日本室町时代,火锅从中国传入日本是在一三三八年。日本称火锅为“寿喜烧(すきやき)”又称“锄烧”。如今火锅还传到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据考证,解放后出土的东汉文物“镬斗”,即为火锅。到宋朝,火锅的食法在民间已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
还有一种民间说法,是当年乾隆爷七十大寿的时候。皇帝生日,举国大庆。乾隆爷喜张扬自己的丰功伟绩,更为了体现皇恩浩荡,君爱子民作风,于是叫来和绅商量。和绅这人在乾隆爷身边几十年了,可以说是对皇帝的心思了如指掌。
乾隆爷这次七十大寿,和绅也在心里琢磨着,想个好法子讨好皇上。当然,聪明的和绅是很会用脑的。于是他给乾隆爷出了一个主意:在全国邀请今年满七十岁的老人,来紫禁城和皇帝一起祝寿同庆。乾隆一听,马上同意。于是,他下了一道圣旨:召今年七十岁的老人来紫禁城***庆。圣旨一下,举国欢腾。
“可是这么大的宴席,吃什么啊?冬天菜也容易冷啊?”和绅又要使用他的智慧了。
“是啊,做一个铁锅,中间放炭火,周围是放菜,这样就不怕菜冷了啊。”和绅也好佩服自己这一招。
就这样,那天在乾隆爷的生日宴会上,各地来京的七十老人,喜气洋洋,他们是人生第一次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都说“好,妙。”
于是,火锅就这样被这参加宴会的老人,带回了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