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故事 - 有中国历史上居安思危或危中求安的事例吗,是什么?

有中国历史上居安思危或危中求安的事例吗,是什么?

居安思危的历史故事:

春秋时,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围攻郑国。郑国慌了,就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晋国表示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

郑国为了感谢晋国,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总共有著名的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和其他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好多钟磬之类的乐器。?

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礼物,非常高兴,并且把女的半数即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说:“你这几年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都很顺利,好比音乐一样的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现在让咱俩一同来享受吧!”

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趁机向晋悼公进行了一番劝告。

魏绛的这番话,载于《左传·襄公十一年》,大意说:“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出力,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

《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谨以这句话奉献给您!”

魏绛这番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使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危中求安

延安保卫战,于1947年3月13日开始。 战争是由国民党为了攻占延安,摧毁中共党、政、军指挥中枢的目的,在西北地区集结了34个旅25万多人的兵力而起。中国***根据敌我态势决定:先诱敌深入,适时放弃延安,在延安以北的山区创造战机,逐步消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

1947年3月,蒋介石把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其重点进攻方向之一就是陕甘宁边区,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

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以整编第1军、第29军所属 6个整编师15个旅共约l4万人,分别从洛川、宜川出动,指向延安。彭德怀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的身份部署延安保卫战,掩护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转移。

西北野战军教导旅、警备第3旅、第l纵队等部在延安以南的临真镇、金盆湾、牛武、茶坊等地构筑纵深阵地,依托有利地形,进行抵抗。国民党军以近百架飞机、大量火炮掩护进攻,对延安进行狂轰滥炸,西北野战军在极端困难情况下英勇作战,节节抗击。

1947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由彭德怀出任西北野战兵团统帅,担负起直接指挥西北战场作战的任务。1947年3月18日,国民党军已兵临延安城下,直到傍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才离开延安。延安保卫战进行了七天七夜

在延安保卫战中,胜利地完成了掩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及群众转移的任务。

扩展内容:

中文名:居安思危

拼音:jū ān sī wēi

出处:《左传·襄公十一年》

褒贬:褒义

意义: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隋元会大飨歌·皇复》)

近义词:常备不懈、安不忘危、防患未然、安不忘忧、处安思危、居安虑危、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反义词:高枕无忧、及时行乐、刀枪入库、麻痹大意、出其不意、亡羊补牢。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成语正音 居,不能读作“jù”。

成语辨形:居,不能写作“据”。

百度百科-居安思危

百度百科-延安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