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意思如下: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意是指战士之间的约定,曾经在一起发过誓,一同生死不分离,一起握紧双手,在战场上***赴生死,无畏死亡挑战,现代运用执手偕老,形容爱情的永恒。
与子偕老
与子偕老,汉语成语,,意思是和你一起变老,原意用在夫妻之间或战友之间,后来用来指夫妻。出自《诗经·邶风·击鼓》以及《诗经·郑风·女曰鸡鸣》
成语辨析
该成语有《诗经·邶风·击鼓》以及《诗经·郑风·女曰鸡鸣》两个出处。
在《诗经·邶风·击鼓》中,该成语表示的情感历来存在争议:
最早提出相关观点的汉代经学大师郑玄在在《毛诗笺》中说:“从军之士与其伍约:死也,生也,相与处勤苦之中,我与子成相说爱之恩,志在相存救也。执其手,与之约,示信也。言俱老者,庶几俱免于难。”由此产生了“战友情”一说。
同时代的经学大师王肃在《毛诗注》中对此提出质疑,并提出“夫妻情”一说:“言国人世家之志,欲相与从生死,契阔勤苦而不相离,相与成男女之数,相扶持俱老。”他的这段话后来被记载在唐朝官修的《毛诗正义》中。
自宋代以来,人们大多支持王肃提出的“夫妻情”一说。
如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在其著作《诗本义》中提出:“《击鼓》五章,自“爰处”而下三章,王肃以为卫人从军者与其室家诀别之辞,而毛氏无说,郑氏以为军中士伍相约誓之言。今以义考之,当时王肃之说为是,则郑于此诗,一篇之失太半矣。”
又如南宋朱熹在修订教科书《诗集传》中明确指出这一句诗写的是“室家男女之情”。
近代以降,钱锺书先生在其名著《管锥编》中指出:从军之士,与其伍约:“死也、生也,相与处勤苦之中,我与子成相说爱之恩’。
志在相存救也;‘俱老’者,庶几俱免于难”;《正义》:王肃云:“言国人室家之志,欲相与从;‘生死契阔’,勤苦而不相离,相与成男女之数,相扶持俱老。“按《笺》甚迂谬,王说是也,而于“契阔”解亦未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