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春秋》的写作过程中,主张: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因为人总是有缺点的,连孔夫子所尊敬的人和他的亲人、贤者也不例外。
于是孔子在写作中对材料进行选择,对贤者不利的材料不用,或者通过隐晦的叙述,来委婉地表达事实,即“曲笔”,也因此,出了一个著名的成语,叫做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的例子如下:
①《春秋》载:僖公二十八年,“天王狩于河阳。”
《左传》记此事道:“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地也。且明德也。”
《公羊传》说:“狩不书。此何以书?不与再致天子也。”
从这个例子可见孔子用心良苦的“曲笔”。晋文以臣召君,当属违“礼”;周王以君应臣召更属违“礼”。孔子既不能责周王,也就不能责晋文,不得已书之为“天王狩于河阳”。但河阳距王都甚远,不是周王平常出狩之地。这样,读者就可从中了解真情,史实遂可免于泯没。
②鲁隐公被桓公杀害一事,《春秋》在隐公十一年书云:“冬,十一月壬辰,公薨。”
通常史书提到寿终正寝总是书为“公薨于路寝”。现在隐公无死之地,可见其死非善终。《公羊》说:“《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既然《春秋》对隐公没有书葬,则暗示其死于弑。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春秋》全书常用记事手法虽然文则委婉,读者却可以意会,经过一层曲折,仍可对史事有所反映。
综上所述,《春秋》应为曲笔的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值春秋笔法只是委婉行为,并不是说谎,最多只是影射和隐瞒,一般都是遵从事实下的隐晦,并不是歪曲,
当然了,最后补充一句:根据马克思哲学,事物都是两分的,不可能通篇都是曲笔。大部分当然都是直笔,例如:
“桓公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
这些都是直笔,揭露诸侯纳贿作乱的罪恶行为。
这是我的理解,希望楼主和我一起探讨。
参考资料如下:
/bbs/htm_data/295/1002/237407.html
/s/blog_539b7b5e0100bcj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