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惩罚的惩组四字词
惩恶bai劝善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惩忿窒欲 惩:惩戒;忿:愤怒;窒:抑止;欲:嗜欲。克制愤怒,抑制嗜欲。
惩羹吹齑 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du事过分小心。
惩前毖后 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zhi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惩一儆百 惩:惩罚;警: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除邪惩恶dao 惩:处罚。清除邪气,惩办坏人。
劝善惩恶 劝:勉励;惩:责罚。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小惩大诫 惩:惩罚;诫:警告,内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严惩不贷 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惩一警百 警:警戒,也做“儆”。惩罚一容个人以警戒多数人。
进善惩奸 进用善良,惩治奸恶。
哀矜惩创 哀矜:怜悯。怜悯又惩罚
2.形容惩罚的词语[杀鸡哧猴] 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同“杀鸡骇猴”。
[打草蛇惊]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杀鸡骇猴] 传说猴子怕见血,驯猴的人便杀鸡放血来恐吓猴子。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吓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儆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马腹逃鞭] 比喻躲脱惩罚。
[死无葬身之地] 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
[恶贯满盈] 贯:穿线的绳子;盈:满。罪恶之多,犹如穿线一般已穿满一根绳子。形容罪大恶极,到受惩罚的时候了。
[贯盈恶稔] 犹言恶贯满盈。形容罪大恶极,到受惩罚的时候了。
[恶贯已盈] 形容罪大恶极,到受惩罚的时候了。同“恶贯满盈”。
[惩一警百] 警:警戒,也做“儆”。指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3.关于惩罚的词语哀矜惩创 哀矜:怜悯。
怜悯又惩罚 出处:宋·苏轼《刑赏忠孝之至论》:“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
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出处:《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
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出处:《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惩恶劝善 惩:责罚;劝:勉励。
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出处:《左传·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惩一戒百 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同“惩一警百”。
出处:明·沈釆《千金记》第四十七出:“故依法律明惟问,惩一戒百难容忍。” 惩一儆百 惩:惩罚;警:警戒。
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出处:《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惩一警百 警:警戒,也做“儆”。指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出处:语出《汉书·尹翁归传》:“翁归治东海明察……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除邪惩恶 惩:处罚。
清除邪气,惩办坏人。 出处:鲁迅《集个集·编校后记》:“他爱看侠士小说,固此发了游侠狂,硬要到各处去除邪惩恶,碰了种种钉子。”
打草惊蛇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
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处: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
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打草蛇惊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
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同“打草惊蛇”。 出处:《景德传灯录·省念禅师》:“问:‘四众围观,师说何法?’师曰:‘打草蛇惊’” 大快人心 快:痛快。
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出处:明·许三阶《节侠记·诛佞》:“李秦授这厮,今日圣旨杀他,大快人心;兄请正坐了,就决了他,使小弟得以快睹。”
大义灭亲 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恶贯久盈 贯:钱串;盈:充满。
罪恶像钱串一样堆满。形容罪大恶极,已到了该受惩罚的末日 出处:唐·陆贽《议汴州逐刘士宁事状》:“伏以刘士宁昏荒暴慢,恶贯久盈,事迹彰著。”
恶贯满盈 贯:穿钱的绳子;盈:满。罪恶之多,犹如穿线一般已穿满一根绳子。
形容罪大恶极,到受惩罚的时候了。 出处:《尚书·泰誓》:“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恶贯已盈 形容罪大恶极,到受惩罚的时候了。同“恶贯满盈”。
出处:《金石萃编·唐玄宗〈批答裴耀卿等奏〉》:“小蕃背诞,恶贯已盈。” 恩威并行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恩威并用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4.表示严厉的四字词语表示严厉的四字词语:
撑眉努眼:竖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态度严厉而专横。
词严义正: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辞色俱厉:措辞和神色都十分严厉。
辞严气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辞严义正: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辞严谊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辞严意正: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当头棒喝: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恶言厉色: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行峻言厉:行:行为;峻:严厉。指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语都非常严厉。
回霜收电:比喻改变原来冷漠严厉的态度。
疾声厉色: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疾言厉色: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口沸目赤: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苦药利病:良药苦口对病有好处。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
雷动风行:①指万物运动变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
雷厉风飞:①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同“雷厉风行”。②严厉威猛。
雷厉风行:厉:猛烈。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雷令风行:犹言雷厉风行。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美疢不如恶石:疢:病;石:砭石,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针。美言疾病,不如用砭石去治疗疾病。比喻明知有害而一味顺从,不如严厉批评。
美疢药石:疢:病;药石:古时指药和治病的石针。比喻虚伪的逢迎不如严厉的批评。
内峻外和: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声色并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同“声色俱厉”。
声色俱厉: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死无葬身之地: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
死无葬身之所: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同“死无葬身之地”。
碎尸万段:极言对罪大恶极者予以严厉的惩罚。
问罪之师:问罪:宣布对方罪状,作为出兵的理由。讨伐犯罪者的军队。也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夏日可畏: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盱衡厉色:盱衡:举眉扬目;厉:严厉;色:面色。横眉怒目,面色严厉。
悬为厉禁:悬:公开揭示。公开严厉禁止。
严惩不贷: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严词拒绝:用严厉的话加以拒绝。
严词厉色:色:脸色。说话很严厉,脸色很严肃。
严父慈母:严:严格;慈:慈爱。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严如鈇钺:鈇:铡刀;钺:古兵器;鈇钺:指刑戮之具。指揭发、指斥、抨击坏人坏事极其严厉。
严师出高徒:严:严厉,严格。严格的师傅才能培养出手艺高强的徒弟。
严于鈇钺:鈇:铡刀;钺:古兵器;鈇钺:指刑戮之具。指揭发、指斥、抨击坏人坏事极其严厉。
折笄之杖:笄:簪子。折断簪子的棍棒。比喻对晚辈进行严厉的教训。
正色厉声:态度严正,言辞严厉。
正色立朝: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在朝廷上态度严肃。比喻不阿谀逢迎。
正言厉色:正:严正;厉:严厉,严肃;色: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正颜厉色:颜:面容。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5.带罚字的四字词语1、罚不当罪 fá bù dāng zuì
释义: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出处:先秦·荀子《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翻译:品德与地位不相称,才能与职务不相称,奖赏与功劳不相当,惩罚与过失不相当,没有比这更不好的了。
2、罚不及嗣 fá bù jí sì
释义:嗣:后嗣,子孙。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
出处: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然罚不及嗣,子可以轻。”
翻译:但是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他的子孙可以从轻发落。
3、罚不责众fá bù zé zhòng
释义: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采取惩罚的办法去处理了。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况罚不责众。”
翻译:何况也不会把所有人都处罚了。
4、罚一劝百 fá yī quàn bǎi
释义: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出处: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
翻译: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才是为政之道,如果到时候犯了再惩罚也不迟。
5、罚当其罪 fá dāng qí zuì
释义:罚:处罚,惩罚。所作处罚和所犯罪行相当
出处:唐·王方庆《魏郑公谏录·对百官应有堪用者》:“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
翻译:奖赏与功劳相称,没功劳的人自然会退散,惩罚与过失相当,想作恶的人也会感到恐惧。
6.罚字的四字成语含有罚字的四字成语有赏罚信明、赏罚分明、赏劳罚罪、罚一劝百、罪不当罚、奖罚分明、赏罚严明、信赏必罚、明罚敕法、以毁为罚、赏罚无章、赏罚不信、明罚勑法、赏信必罚、二罪俱罚、罚不当罪等。
成语解析:
一、赏罚信明
解释: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同“赏罚分明”。
出处:《汉书·王嘉传》:“孝宣皇帝赏罚信明,施与有节,记人之功,忽于小过,以致治平。”
白话文:“孝宣皇帝赏罚信明,实施与控制,记人之功,忽然在小错误,以达到治理平。”
二、赏罚分明
解释: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出自: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白话文“该赏的赏,该罚的罚,根据材质来治理。”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三、赏劳罚罪
解释: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同“赏功罚罪”。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四回:“吾人奉命讨之,诸君幸皆努力向前。大军到处,不得扰民。赏劳罚罪,并不徇纵。”
四、罚一劝百
解释: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出自: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
白话文“罚一劝百政的经,不同意而被不晚啊。”
五、罪不当罚
拼音:[ zuì bù dāng fá ]
解释: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出处: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谁个惩办要严,谁个处罚从轻,农民都有极明白的计算,罪不当罚的极少。
百度百科-赏罚信明
百度百科-赏罚分明
百度百科-赏劳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