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故事 - 徽代表哪个省

徽代表哪个省

徽;代表的是安徽的古代的徽州简称

安徽建省始于清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由江南省分治而建,安徽省名由明清时期的安庆、徽州两个府的首字合成。简称“皖”,以古皖国为名。

古代

在原始社会末期,安徽境内的淮北、江淮地区为淮夷方国及南下部落所建方国的领地,江南地区则为吴越文化地区。尤其是舜、禹时代掌管刑法等大权的东方部落首领皋陶的后人被封于英、六,为东方偃姓部落所建方国及封国的始祖。春秋战国时期,众多的方国、封国为北方大国和南方的吴、越、楚等北上的大国所兼并。有的成为最早的郡、县,都邑也成为治所。

秦推行郡县制,安徽境内所设县邑先后为九江、泗水、砀郡、陈郡、会稽(吴)郡等一级地方行政区划所分领。秦末至楚汉相争期间,又增置鄣郡、衡山、庐江郡,并为九江、西楚、衡山等诸侯国分领,可考的县在皖境内有25个县。

汉初,安徽境内仍为楚、淮南等异姓王封地,后为刘邦改封的同姓王淮南(后分为淮南、庐江、衡山国,后又从九江郡分设六安国)、荆(吴国,后又为江都等王国)、淮阳、梁国等分领。后大部恢复为郡、县,并仍以郡(含王国)为一级行政区划,县(含邑、侯国)为二级行政区划。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设十三部州刺史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安徽地区分属豫、徐、扬3个州。3个州分领省境内所置74个县(国)。[3]

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今省境内仍为扬、豫、徐3个州分领。其中,扬州涉及与安徽境内有关的丹阳(含宣城郡)、九江(含阜陵王国)、庐江(含六安王国)3个郡;豫州涉及汝南(含王国)1个郡和沛、梁(曾为砀郡)、陈国3个王国;徐州涉及彭城(先后为楚国、彭城郡、国)、下邳(先后为临淮郡、下邳郡)2个王国。3个一级行政区域涉及安徽境内8个郡(国),***置69个县(国)。

三国时期,安徽境内分别为魏、吴国所设扬州及魏国徐、豫4个州分领。吴国扬州涉及安徽境内新都、庐江、丹阳3个郡在江淮南部及江南地区所设19个县。两晋南北朝时期,仍实行东汉以来的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

西晋仍为扬、豫、徐3个州,分管安徽境内的74个县。其中,扬州涉及淮南、庐江、丹阳、宣城、新安及西晋末年新置的历阳***6个郡所设45个县;徐州涉及临淮、彭城、下邳3个王国所设6个县;豫州涉及汝阴、安丰2个郡及沛、谯、梁3个王国所设的23个县。

东晋时期,淮北地区先后为“五胡十六国”中的刘汉、后赵(含冉魏)、前燕、前秦、后秦、后燕等国先后占领,常守旧制,仍为徐、豫(含东豫)2个州分领。东晋收复淮北地区,徐、豫2个州仍为常制,但东晋时期主要仍为扬、徐、豫3个州分领。

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均先后收复过淮北地区,领有江南地区,并长期以江淮地区为南北纷争的战场。陈朝后期则以长江为限,江淮及以北地区为北齐、北周先后占有。在南朝沦丧北方领土期间,安徽北境则先后为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北周据有。

隋前期废郡,整饬各级区划和管理体制,实行州、县二级管理体制。今安徽境内设55个县,涉及颍、亳、宋、陈、徐、宋、仁、寿、庐、熙、和、濠、滁、扬、蒋、宣、歙17个州。大业初,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二级管理体制,并恢复汉州刺史分巡制度。今省境内设50个县,涉及3个部州15个郡。

唐前期,废郡改州,实行州、县二级管理体制。贞观初,今安徽境内初设85个县,涉及33个州。贞观元年(627年),撤并涡、沈、信、成、文、谯、仁、谯(又称北谯)、化、方、巢、蓼、霍、严、高(智)、南豫、猷(含南徐)、桃、池19个州41个县,保留调整为44个县,涉及15个州,涉及河南、淮南、江南3个道。中唐时期,道正式成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实行道、州、县三级管理体制。天宝年间,改州为郡,则实行道、郡、县三级管理体制。不久,复郡为州。晚唐时期,今境内仍设55个县,涉及15个州(不含朱温所设辉州),为4个节镇分领。

五代十国时期,淮北地区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短命的小王朝分领,南方(含江淮、江南地区)先后为吴国和南唐国所据有。五代中期至后周前期,淮北地区设13个县,后周据有江淮地区后,设25个县1个军,吴国据有江淮、江南地区,在今境内设41个县,涉及10个府、州,为德胜、清淮、宁国3个军及江都府分领。

北宋时期,实行路、府(州、军、监)、县(不带县的军、监)三级管理体制。今安徽境内先后设64个三级行政区划(62个县2个监),先后涉及4个府13个州8个军,计25个二级行政区划,分属5个路。宋、金对峙期间,南宋初领全省,后以淮河为限与金国对峙,江淮地区常为战场,北方先后为金国(含伪楚、伪齐)、蒙古汗国和元朝所据。南宋先后在省境内设51个县2个监,涉及3个府8个州7个军,计18个二级行政区划,为淮南东、淮南西、江南西3个路分领。早期,南宋还领有淮北地区的顺昌府、宿州等二级政区。金国(含伪楚、伪齐及金亡后的蒙古汗国)在安徽境内设16个县,涉及7个州,为2个路分领。

元朝实行行省、路(府、州)、散府(州、军)、州(县)四级管理体制。今安徽境内设60个县,涉及11个路2个府10个州,分属3个行省。

明朝实行三级管理体制。其中,南北两直隶及十三布政使司为一级行政区划,府、直隶州(厅)为二级行政区划,散州和县(厅)为三级行政区划。今省境为南直隶西部地区,设49个县7个散州,涉及凤阳、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7府及徐州、滁州、和州、广德4个直隶州,计11个二级行政区划,其中凤阳府为明朝的陪都称明中都。

清初承明制,改直隶南京为江南省,今安徽境内属江南省西部地区,仍设56个散州和县(不含已划出的盱眙、英山、婺源3个县,但含萧、砀山2个县),涉及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7个府及徐州、广德、和州、滁州4个直隶州,计11个二级地方行政区划。

近代

清代实行道、府(直隶州、厅)、县(散州、厅)三级管理体制。省境内***设54个州县(4个散州,50个县),除砀山、萧县属江苏省淮徐道直隶徐州(后升为徐州府)外,其余分属皖北道的有凤阳、庐州、颍州3个府及六安、泗州、滁州、和州4个直隶州;属皖南道的有安庆、徽州、宁国、太平、池州5个府及广德1个直隶州;计涉及2个省9个府5个直隶州。太平天国在安徽境内占领区建政是采取省、郡(州)、县三级管理体制,改清代的府为郡。

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州、道,北京政府初期实行省、县二级管理,今安徽境内砀山、萧县仍属江苏省,其余60个县(含南京政府时期分别划入江西、湖北省的婺源、英山县及建国后划入江苏省的盱眙县)仍属安徽省。民国3年(1914年)6月2日,全国实行省、道、县三级管理体制,砀山、萧县属江苏省徐海道;皖属淮北地区及部分淮南地区属淮泗道(凤阳),江淮地区属安庆道,江南地区属芜湖道。

南京政府初期实行省、县二级管理体制。民国21年(1932年)4月2日,实行首县制;10月10日,实行行政专员督察区(专区)制。民国26年(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驻陪都重庆。此后,国民政府因日本侵略军占领长江流域重要城镇,南北受阻,权置皖南、皖北行署区,行使省的权力,但规格比省低,后期又复置皖南行署,均为临时省级设置。民国南京政府前期,安徽境内有中国***产党创立的鄂豫皖苏区,相当于省的建置,其下又有特区、道、专区之设,再下始为县级基层政权。

抗日战争期间,除国统区外,由中国***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省境建政完善的根据地***有皖中(江)、淮北、淮南3块,其边区政府(又称行政公署)相当于省级,其下为专区,再下为市、县。此外,日伪、汪伪政权也在沦陷区建省,今省境分属淮海、安徽2个省,下设专区,再下为市、县。安徽境内在中华民国后期***设62个县1个市,计63个二级地方行政区划。

解放初期,皖北地区分属皖西、江淮、豫皖苏边区3个行政公署,下设专区,再下为县、市。1938年4月3日,华东局电请中央批准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经中央批准,15日,撤销3个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4月15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颁发第一号通知,公布皖北行署统辖的专区、市、县。5月13日发第一号通知,公布皖南行署统辖调整后的专区、市县。皖南、皖北2个行署行使省的权力,但比省的规格要小。行署下辖直辖市、专区,再下为县及专辖市。

1952年8月7日,撤销皖南、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仍实行省、省辖市(专区,后称行署)、县(专辖市)又称县级市三级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