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扶危济困,扶危救困。
一、简述
扶危济困,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wēi jì kùn,意思是指扶助有危难,救济困苦的人。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二、造句
1、想来金大侠书中的行侠仗义,扶危济困,顿时豪情万丈;在社会主义大国度里也有很多人不肯扶危济困;真正的高手是可以扶危济困的,而不是躲起来清闲的人;陈沙文绉绉的说着,尽量表现出一副热衷扶危济困的模样。
2、崇尚学习,养成习惯。敬业精业,乐于奉献。扶危济困,积德向善。保护生态,***享低碳。恪守诚信,做人风范。勤勉上进,不留遗憾。文明和谐,幸福烂漫;应该说,行善过年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农历新年期间,施贫济老、扶危济困相习成俗。
3、哈尔滨人的火热情怀,柔肠侠胆,在这里充分体现;扶危济困、扶老助孤的传统美德,在这里闪光,慈善正一步步走进人们的心田;我想了这么多年才知道,我们练武一是强身健体,二是帮助社会,见义勇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扶危济困,看到不良行为,一定要挺身而出。
三、成语
1、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2、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