鳏:无妻或丧妻的男人,即鳏夫。
寡:妇女死了丈夫,即寡妇。
孤: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的孩子,即孤儿、孤女。
废疾:指有残疾而不能作事的人,如患有聋、哑、瞎、四肢残缺、神经失常,或长期患病的人。
这句话选自《礼记·礼运》,原文为“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翻译为:人们不单要奉养自己的父母和子女,也要使老年人能安享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孩子能顺利地成长,社会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在现代语意中,“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及福利制度,养老助残救孤、关爱孤寡老人等,从而使社会和谐稳定美好,人人丰衣足食。
扩展资料:
“鳏寡孤独”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故事。最早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原文为“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 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意思是说,孟子认为君王要试行仁政,除给予当官的优惠外,也对鳏夫、寡妇、独夫、孤儿这种无助的人特殊照顾,因为这四种人是天下无依无靠、走投无路的老百姓。
光明日报—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同体
百度百科—鳏寡孤独
百度百科—大道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