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巍峨
亦作"巍峩",有“高大;高大雄伟”的意思。
例文:《文选·张衡<西京赋>》:“疏龙首以抗殿,状巍峨以岌嶪。” 张铣 注:“巍峨岌嶪,高壮貌。” 晋 葛洪 《抱扑子·博喻》:“五岳巍峨,不以藏疾伤其极天之高。” 唐 孟郊 《自叹》诗:“ 太行 耸巍峩,是天产不平。”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三:“北有小城,城中楼殿巍峩,若王居。”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八章:“ 故宫 的傍晚……瑰丽堂皇的角楼巍峨地矗立在这傍晚的浮云下面。”
二、耸立
高高地直立。
例文:唐 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鶱腾。” 唐 鲍溶《玉山谣奉送王隐者》诗:“ 凤皇城南玉山高,石脚耸立争雄豪。”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 黄河两岸耸立着万丈高山。” 孙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九章:“四周本没有栅栏,只有成行的大树在昏暗里森然耸立。”
三、矗立(读音:chù lì)
高耸地立着,形容高大且神圣的,多用于建筑。重点在直,直而高地立着之意。中性词,一般用于物,不用于人。
例文:宋秦观《游汤泉记》:“自 定山 转而西,服光晷,薄星辰,亘二百里,迅驰而矗立,妬危而恬壮,分秀而取奇。”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郭秀才》:“前一人挺身矗立;即有一人飞登肩上,亦矗立;累至四人,高不可登。” 清刘大櫆《贲趾堂记》:“而县城西北诸山,矗立檐际,朝晖夕岚,浮红歛翠。”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六:“ 巧珠奶奶 远远望见一座大建筑物,红墙黑瓦,矮墙后面有一根旗杆矗立在晚霞里。”
四、屹立
高耸挺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
例文:
1、宋·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下临石壁,屹立万丈,真奇观也。”
2、 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自公(袁可立)倡议,而新旧两城屹立如金汤。”
3、清·黄遵宪 《哀旅顺》诗:“礮台屹立如虎阚,红衣大将威望俨。”
五、兀立
笔直挺立
例文:
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雁宕山日记》:“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
徐迟《三峡记》:“峡谷中的航标灯大都兀立在崖岸边置于三角架上。”
六、巍然屹立
其实就是屹立的延伸词汇,比喻像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
例文: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坐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