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存若亡,若有若无,若隐若现,若即若离,若明若昧
1.若存若亡
[ruò cún ruò wáng]
[释义]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出处]
《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2.若有若无
[ruò yǒu ruò wú]
[释义]
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示例]
她很清楚,他对她早已~,不放在心上了。沙汀《淘金记》八
[出处]
明·洪应明《菜根谭·闲适》:“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3.若即若离
[ruò jí ruò lí]
[释义]
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
[示例]
他的书虽然和《了凡纲鉴》也有些相合,但大段又很不相同,~,令人不知道讲起来应该怎样拉在一处。鲁迅《彷徨·高老夫子》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后生在后边跟随,若即若离,并不言语。”
4.若隐若现
[ruò yǐn ruò xiàn]
[释义]
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李惊,方将诘问,则见其若隐若现,恍惚如烟雾,宛转间已登榻。”
5.若明若昧
[ruò míng ruò mèi]
[释义]
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同“若明若暗”。
[出处]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以畜寡人义》:“此等若明若昧之论,作记者无由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