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至如归的近义词是宾来如归、亲如一家、无微不至、满腔热忱、满腔热情。
宾至如归,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客人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其结构为主谓式,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定语。
成语典故
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政治家,在他执政期间,对外广结邻邦,周旋于各诸侯国之间。公元前542年,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使晋国,可是晋平公迟迟不肯接见他。
子产多次领教过大国的傲慢无礼,每次子产都用机智的方法既保全了郑国的利益和尊严,又不与大国发生正面的冲突。这次也不例外,气愤之余,子产平静下来,想出了一个对策。
他命手下人把挡在他们面前的晋国的驿馆围墙拆掉,让郑国拉着贡品的马车安然入内,把车上的贡品摆放好,等着晋国的官员到来。
果然,晋平公得知这一消息,勃然大怒,立即派大夫士文伯到驿馆去见子产。士文伯怒气冲冲地来到子产面前,责问道:“我们为了保护各诸侯国的官吏和宾客的安全,才特意修建了驿馆的围墙。
现在你把厚厚的围墙拆了,你的安全可以由你的手下保护,可其他国家宾客的安全由谁来保护呢?我国的国君特意派我来询问,你拆墙的意图是什么?”
面对士文伯咄咄逼人的问题,子产镇定地回答说:“我们郑国是一个小国,需要向大国进献贡品,大国向我们索要贡物又没有固定的时间。所以我们不敢安居,赶紧从郑国各个地方搜罗财物,偏又遇上贵国国君没空,又不知何时才能接见我们。
如果让这些则物受暴晒、受潮、发霉、被虫蛀蚀,那就太对不起郑国的子民,也对不起晋国的国君。同时,也加重了我们的罪过。这些物品如果不如数交上,我的心里会不安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