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断不断的原义是该作出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形容临事犹豫不决;
当断不断介绍:
拼音:dāng duàn bù duà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论》。“当断不断”的原义是该作出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形容临事犹豫不决;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
成语寓意:
春申君认为李园是个胆小软弱的人,没有采纳朱英的建议,后被李园派的武士杀死。典故告诉我们,在人们的生命之中,优柔寡断是最大的敌人。古人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夜长梦多,日长事多。
都揭示了一个道理:机会来去匆匆,转瞬即逝,如若优柔寡断,就会与之失之交臂,抱憾终身,甚至可能会导致祸端。这个道理对于青年学子同样具有普遍参考价值。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从小一直到高中,基本事情都是由父母决断,由自己做出决断的机会很少。
进入大学,发现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做决断,需要自己权衡利弊。未来步入社会以后,若要想做一番事业,要想取得成功,更需要具备果断的素质。
为此,青年学子应培养自已当断则断的果断精神,养成做事敏捷、决策果断的习惯,敢于和优柔寡断说“NO",拒绝拖延,逐步提升自己的决断力。爱拼才会赢,成功在于机遇的把握。如果你决定要干一件事,那就将过去的一切统统抛开,果断地迈出第一步。幸运之神更垂青于那些敢想敢做的人。
成语运用:
1、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三九出》:“臣谨奏:语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驸马事已至此,千岁作何处分?”
2、现代作家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一回:“段失之太刚,黎又失之太柔,当断不断,反受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