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音的成语有余音绕梁、靡靡之音、音容宛在、音容笑貌、弦外之音。
1、余音绕梁,读音是yú yīn rào liáng,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 ,匮粮,过雍门 ,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译文: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这次演唱,轰动全城。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
2、靡靡之音,读音mǐ mǐ zhī yīn,汉语成语,指颓废、柔弱的乐曲,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
出自《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译文:这是师延所作,是靡靡之音啊。
3、音容宛在: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出自唐·李翱《祭吏部韩侍郎文》:“遣使祭斝,百酸搅肠,音然宛在,曷日而忘?”
译文:派遣使者祭祀酒具,各种酸搅拌肠,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哪天而忘记。
4、音容笑貌指故人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出自《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译文:怎么能以人的言语和神态判断他是否谦恭勤俭呢?
5、弦外之音是一个成语,读音是xián wài zhī yīn,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出自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
译文:弦外之意,空响的声音,不知道从哪里而来。